( Suqiu, Cairo, 2023/6/10 )
流行的观点认为,埃及学最有研究价值的是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2686BC-1085BC),这1600年历史是古埃及最高光的时刻。前面几集讲了古王国时期500多年了不起的金字塔和守护女神,接着讲后面的1000多年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以及众神之城首都底比斯(Thebes,现卢克索 Luxor)和阿蒙神(Amun)崇拜。
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位于帝王谷KV9,建于新王国20王朝(约1145BC-1137BC)。该墓保存完好并以其长长的走廊和多个装饰精美房间而闻名,壁画中包括了法老在各种神灵面前献祭和接受赐福的场景,还有完整的《亡灵之书》
2023年2月20日,开罗老博物馆举办仪式,庆祝完成翻新和灯光改造,并首次展出萨卡拉地区出土的长达16米的莎草纸卷《亡灵之书》,其中多次提到新王国第18王朝创立者雅赫摩斯一世(Ahmose I)。(照片为凤凰台记者张贺拍摄)
曼涅托和希罗多德。 我们今天能了解许多古埃及的东西,首先要感谢两位历史学家曼涅托(Manetho)和希罗多德(Herodotus)。曼涅托生活于埃及希腊化时代的托勒密王朝早期(约前4世纪末至前3世纪初),他是一位神庙祭司,用希腊文撰写了《埃及史》三卷,记述从远古时期至亚历山大征服前夕的埃及历代国王年表和事迹,以及古埃及人的来源、地理环境、由城邦国家发展到统一王国再到帝国时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可惜该书在流传中散佚,经不同时期不同史学家的转述,其中的国王年表与少量叙事内容得以传世。他划分埃及古史为三个时期和三十个王朝(参第3集)的方法基本上被后人采纳,意义重大。希罗多德(约484BC-420BC)是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他所著《历史》为第一部叙事体历史巨著。他出生于小亚细亚,受过良好的教育,酷爱史诗,成年后游历多年,足迹踏遍西亚、北非和东地中海以及黑海沿岸各主要地区。每到一地,总是探访名胜古迹,调查民俗风情,搜集传说旧闻。他具有开阔的历史视野和相对持平的民族观,注重实地调查,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史上的一种百科全书式体裁,内容涉及当时包括古埃及在内的各地区历史、地理、风俗、信仰等等,并把历史学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在西方文化史上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西方"史学之祖"。
曼涅托的《埃及史》可惜散佚了,只遗后人转录的年表和少量叙事内容,他划分埃及古史为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三个时期以及三十个王朝,后来的史学家增加了早王朝、后王朝、希腊罗马时期和三个中间期,并增加了第0和31、32王朝。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被后世学者分为九卷,以希腊人和异族人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斯基泰亚、利比亚以及希腊爱琴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有关古埃及部分,他生动地展示了各时期王国、地区和民族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生活图景,保存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曼涅托(左上)和希罗多德(右上)的近代雕像,开罗博物馆
中王国时期复兴。在古王国后期,由于500年来国王们不断地修建庞大的金字塔,国力耗尽、民不聊生,加上碰到大饥荒,地方统治者也不再对国王进贡,王朝已经无法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在这被称为第一中间期(2181BC-2040BC)阶段,各个诺姆(相当于省)的总督开始互相争夺领土和权力,发生了大规模的内战,经历的第7至10王朝都比较短命。到前2160年,北边的赫拉克利奥波利斯(Hierakonpolis)的王族统一了下埃及,南边的底比斯的因提夫(Intif)家族统一了上埃及。经过几年南北朝之间的冲突,因提夫家族不断在北方扩张势力,在门图霍特普二世(Mentuhotep II,2055BC-2004BC在位)率领下击败了下埃及的统治者,建立了第11王朝,定都底比斯,古埃及再次统一,开创了经济和文化复兴的新时期,这就是中王国时期(2133BC-1786BC)。
门图霍特普二世战胜了宿敌赫拉克利奥波利斯王朝统一了上下埃及,创建了中王国时期。王朝曾竭力削弱地方政权,加强中央集权,但成效不大。尽管如此,他仍被视为古埃及最有影响的法老之一,被新王国第19王朝时期的王表列为美尼斯和雅赫摩斯一世并列的几个统一时代的开创者。上为帝王谷壁画,门图霍特普二世头戴上埃及王冠,下为开罗博物馆雅赫摩斯一世的金戒指
中王国的衰落。中王国时期包括第11-12王朝。在国家逐渐恢复稳定后,为解决粮食问题,约前1985年第12王朝建立者阿蒙涅姆哈特一世(Amenemhat I)将首都迁往法尤姆(Fayoum)绿洲的伊塔威(Itjtawy),在那里实行了大规模的垦荒和灌溉计划。此外,对努比亚的征服获取了大量石料、铜和黄金,国力慢慢恢复,刺激了艺术、文学和神庙等纪念性建筑工程的复苏。这时期艺术的特点是自信而雄辩的人物风格,浮雕和肖像雕塑细节上尽善尽美,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中王国的最后一位有为之主,阿蒙涅姆哈特三世,允许亚洲(现中东一带)大量的移民通过西奈半岛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为采矿业和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这些工程透支了经济,加速了国家衰落。外来的亚洲移民后来控制了三角洲地区,在阿瓦瑞斯(Avaris)建立了希克索王朝(Hyksos),逼迫中央政府从伊塔威南迁回到底比斯,各省的统治者也纷纷成立诸侯国,国家再次分裂,古埃及历史进入到"第二中间期"(1786BC-1550BC)。
阿蒙涅姆哈特一世头像,开罗博物馆
《森尼杰姆夫妇在田野上》墓中壁画描绘了墓主人"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这位是第19王朝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时代的王陵设计师和工匠。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第一个政党涅杰斯(Nejes)。由于古王国时期的君权神授理论的破产,新王权理论尚未产生,因此中王国初期,地方贵族的执政机构导致王权势力不断被削弱,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第一中间期时期,"涅杰斯"作为底层自由民、小私有者阶层的互助政治团体兴起,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政党组织了。到中王国时期,"涅杰斯"被选择用来制衡贵族,作为一股新兴势力活跃于政治舞台上,成为了国王统治的强有力支柱。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涅杰斯"成员变得十分富有,担当国家要职,蜕变成贵族;有的则贫穷不堪,靠乞讨度日,组织因此发生了严重分裂而逐渐消散。
卢克索附近发掘的一座名为"纳赫特(Nakht)"贵族墓中的著名壁画。墓主人是第18王朝图特摩斯三世和四世统治时期的一名仓库管理员和葡萄酒酿造师,同时他还是阿蒙神的占星师和祭师。壁画作于石灰岩质的墓壁,以漆地设色,图中可以看到坐着的墓主人夫妇,收获的粮食与家禽家畜、水果蔬菜堆在一起,还有扬场、舂谷子、翻土和播种、狩猎、储存粮食和压榨葡萄酿酒等场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墓中另一幅著名壁画"三个少女"。形象和线条美是它的特点,三个少女婀娜多姿,六只手臂相互交错,动势得当,节奏感强,色调协调而明快,可以说是埃及壁画中的最佳构图了。右起第一个在弹箜篌,显得稳重些;第二个在拨弄吉他琴,裸露着身子,丰姿绰约,她正回首与左边一个女子示意;第三个微微颔首,和前者交换眼色,双手按笛,准备与之配合,展现出妩媚的娇态
墓主人"纳赫特"夫妇清点品种丰富的食物,可能是准备献祭,说明古埃及贵族的物质生活水平较高
新王国时期辉煌。第二中间期是古埃及历史上的第二个混乱时期,包括第13-17王朝,他们基本上是同时期存在的割据势力。底比斯的国王们在沉闷和不作为中度过100多年后,前1555年终于在卡摩斯国王(Kamosis)率领下战胜了希克索王朝,然后他弟弟雅赫摩斯一世建立了统一后的第18王朝,开始了古埃及最辉煌的新王国时期(1567BC-1085BC)。王朝前几任法老消灭了国内敌对的地方势力,建立了法老对政治和军事的中央集权。这一集权模式持续了几乎500年,并度过了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政变、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摄政等几次危机。新王国的法老们远交近攻、四处征战,图特摩斯三世的军事征服让古埃及的势力扩张到叙利亚和努比亚,国家版图增加了一倍,完成了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向洲际超级帝国的质变,新王国时期进入了古埃及最空前繁荣的时代,达到历史的顶峰。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在卡纳克神庙竖立的方尖碑
壮观的卢克索阿蒙神庙柱厅
新王国时期落幕。新王国时期包括第18-20王朝。到了第19王朝末期,由于祭司贵族的势力庞大,王权衰落,以及"海上民族"的入侵,导致新王国在此起彼伏的奴隶起义中被摧毁。前1085年,大祭司赫利霍尔(Helihor)篡位,历史进入到后古埃及时期。第20王朝后,亚述人、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先后入侵建立政权,史称第三中间期(1069BC-715BC),至此,古埃及1600年最灿烂辉煌的时期结束。再后来虽然有几个本土政权但时间都不长,大部分统治者是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和阿拉伯人,以642年阿拉伯人入主为标志,古埃及历史正式结束。
卡纳克神庙的狮身人面像神道灯光秀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灯光秀
卢克索神庙灯光秀
最早的海盗"海上民族"。历史学家称之"peoples of the sea",是世界最早的海盗,指环地中海一带来源复杂的土著,可能是希腊人、第勒尼安人、西西里人、腓力斯丁人、迈锡尼人和萨丁人等的集合。他们从尼罗河河口进入三角洲地区,驾驶着轻盈的战舰,顺着尼罗河水一路袭击沿岸的聚集村落。拉美西斯二世的记功柱上,就记载了击退"来自海上力量"的袭击。后来在拉美西斯二世的蛊惑下,海上民族还参与到了埃及人同赫梯人的著名卡叠石之战(Battle of Kadesh)中。
拉美西斯三世在位的第5年和第8年,埃及人和海上民族发生了两次大规模战争。埃及人的海军和陆军分别设伏、发起突然袭击并取得胜利,一举俘虏了大量海上民族士兵甚至他们的首领。现代绘画(上)海上民族与古埃及人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古埃及雕刻中被俘虏的海上民族(下)
第一份和平协议《埃及赫梯和约》。第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达到鼎盛的埃及,曾与赫梯爆发大规模争夺西亚属地的战争,史称卡叠石之战。战后(1283BC)双方都元气大伤,签订了《银版和约》或称《孟斐斯和约》,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和平协议。正宗的银版已遗失,当时记载卡叠石之战与和约全文的两个纪念性版本,刻在了卡纳克神庙和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墙壁上,至今还保留。赫梯帝国的版本被收藏于土耳其古代东方博物馆内,其复制品一件紫铜雕塑现放在联合国总部二楼的大会堂内。
卡叠石之战的胜利标志着古埃及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向洲际超级帝国的转变
银版条约(楔形文),土耳其博物馆
门农巨像(Colossi of Memnon)是位于尼罗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间原野上的两座岩石巨像,原来是18王朝全盛时期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象,神殿已早毁。两尊坐像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左侧的为一整石雕成,腿边还有个女性雕像,右侧的是由石块砌成。阿蒙霍特普三世在位时致力神庙等建筑的修建,被誉为“法老艺术家”
阿蒙霍特普三世(1391BC-1353BC在位)为18王朝法老,那个在狮身人面像前留下记梦碑的图特摩斯四世之子。他一生所建造的建筑可能比拉美西斯二世还要多,包括萨卡拉的赛拉比尤姆(Serapeum),卢克索和卡纳克神庙的附属庙宇,行宫以及王陵。他给自己竖立的雕像也可能是最多的。此外,他还开设了许多玻璃、彩陶、首饰作坊。他死后,其子阿蒙霍特普四世继位,就是著名的阿肯那顿。图为开罗博物馆一层中间大厅阿蒙霍特普三世与泰伊王后的巨大雕像,在他当上法老的第二年同泰伊结婚,她是一个富商的女儿,这种娶非王室平民女子为后的情况比较少见
这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有3200年的历史,1820年在孟菲斯附近的一所寺庙发现,发现的时候破成6块,修复后高11米、重83吨。现存孟菲斯博物馆,这是开罗南郊一个很小的露天石雕展览馆,只有一个大厅躺放了这尊巨大石雕像值得一看。个人认为底比斯时代的文物放此不是很合适,明显年代差太多了嘛。2022/6
感谢阅读。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