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灵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探索教学新样态 美在人间共成长

创建于2023-05-30 阅读3315

——2023年广东省“新强师工程”省级示范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小学语文)(三)

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新样态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语文课堂也需要随之而发生变化,在新课标导向下的语文课堂,应该呈现出怎样的教学新样态呢?广东省新强师工程培训班特别邀请古晓君教授为学员带来了《基于“标准”的语文教学新样态》专题讲座。

古晓君教授是嘉应学院文学院语文教育教研室主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广东分会副会长,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官,深圳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授课专家,学科语文硕士论文校外评审专家,梅州市教育系统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库成员。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工作。

古教授以何捷老师三个时段所教的《蛇与庄稼》一课引入,指出教学实施的背景不同,教学形态也会不同,教师要树立基于“标准”的语文观。古教授借助鱼骨图梳理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出“1个统摄”“2个层面”“3类情景”“4类活动”“5类主题”“6个学习任务群”的新课标要点。同时,她还借助词云图展示新课标的教学导向,概括出新课标的两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

古教授表示,在新课标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调整应从做题到做事,从课程到学程,从割裂到整合进行变化。新课标中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是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教师应当整合“学科”知识与“经验”知识,从“课文教学”“知识单元”,走向 “单元设计”“学习单元”,真正走出碎片化教学惯性思维,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

古晓君教授还指出,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器”,推动学生从“坐着学”到“做着学”转变。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着力点应是活动组织、提供支架和资源统整。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应当关注素养目标、真实情景、活动组织以及内容整合。

古晓君教授的讲座加深了学员们对新课标的理解,为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指明了切实可行的路径。相信学员们一定会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把学习的理论和经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积极落实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打造课堂新样态!

(老师们在认真聆听并做笔记)

美在人间—走进林风眠

蔡元培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下午,嘉应学院教师教育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嘉应学院美术学教授林爱芳带领学员们走进世界级绘画大师——林风眠,了解一代美术大师的艺术人生。

林教授通过讲述林风眠儿时在梅县白宫生长的环境以及家人对他的影响,让我们顿时对白宫这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小镇充满向往,都想到这个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积极与外交流的小镇去看看。林教授通过分析一幅幅林风眠不同时期的画作串联起一个个生活中的故事,以此告诉我们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万物,当我们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时,生活也会以美的姿态回报我们。

林教授说,观赏林风眠的画,人们总是感觉到,林风眠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这种哀怨和孤寂却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审美情趣的悲剧美,这也许与画家本人颠簸曲折的一生有关,但这更是一种境界。人们也总是感觉到,林风眠的作品中对美和生命活力的无穷追求,观赏他的画,犹如进入都一个充满生命诉求的世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许没法用专业的眼光去欣赏林风眠先生的美术作品,但林风眠先生的“调和论”和“中西融合”的艺术主张何尝不是在启发我们文化是相生共存、多元化的,艺术如此,人生处世也如此!

绿树浓荫夏日长,夏木阴阴正可人。专家们的讲座为我们探索了教学的新样式,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活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辛苦耕耘的同时,我们也应学会欣赏美,以美丰富自己的心智和灵魂,让美与我们共成长。

图文编辑:第三小组成员:冯丽嫦、阮肖君、戴文、林燕娜、陈萍、张小燕、黄敏灵

审核:陈苏梅

阅读 33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