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一东城镇中心学校防溺水宣传教育

风雨
创建于2023-05-29
阅读 2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安全教育宣传<<

    天气逐渐变热,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最紧张的时刻,未成年人涉水活动逐渐增多,溺水事故又进入高发期。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二人数占总溺亡人数的56.04%,其中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58%。

    为此,我们准备了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请家长朋友们与学生一起认真学习,提高孩子们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

防溺水六不原则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每一位学生要牢记,每一位学生要记牢.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1.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2.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3.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4.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5.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痛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1.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

    2.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3.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如何辨别溺水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 牢记这7种迹象

7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 - 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家长要对孩子做到”四个知道

孩子去哪里?

孩子做什么?

孩了和谁去?

孩子何时回家?

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皇堵塞物: 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 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 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六位。

    6.脱下外套: 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溺水如何自救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脚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同伴落水怎么办

再次安全提示

    家长要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无论您工作多忙,都要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全力做好子女的监管工作

    一是知道发生溺水的常见时段: 1.下午放学后;2.双休日:3.节假日;4.寒暑假期间。

    二是知道发生溺水死亡的原因: 1.在水边玩耍,下水摸鱼,捡落入水的物品;2.孩子擅自下河玩水,3.三五成群结伴游泳。

    三是谨记“四个牢记”: 1.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2.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3.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4.别人在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四是家长要”四知道”: 1.知去向;2.知同伴;3.知归时; 4.知内容

    由于孩子防范意识较弱,极易造成溺水事故。学校做好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请家长们提升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监护,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经常对孩子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阅读 2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