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远离结核---守护健康

浐灞学前教育
创建于2023-03-24
阅读 2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3月24日,是第28届“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分,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

结核病的症状

  肺部感染结核杆菌后,细菌会破坏肺部的血管,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或者痰中带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严重者也可出现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消瘦(体重减轻)等全身中毒症状和体征。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这种简单的传播途径使许多人都容易被结核病患者传染。肺外结核不会传染给别人。常用的消毒方法:紫外线,75%酒精。

如何预防结核病

  与成人相比,儿童在感染痰结核分枝杆菌后,更易发展成结核病,感染痰结核分枝杆菌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初次感染的儿童对痰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高度敏感性,容易造成淋巴系统广泛受累,进而发生全身播散,尤其对于伴有免疫缺陷者,发生全身播散的几率更高。患儿越年幼、病情越重、死亡率也越高。所以,为儿童接种疫苗尤其重要。被称为“出生第一针”的卡介苗,就是儿童预防结核病的“金钥匙”。

Part 01管理传染源

  (1)预防肺结核病传播的最主要措施是及时发现和治疗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早期发现传染源才能及时进行管理。  

    (2)连续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并与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直接接触的人应该提高警惕性,尽快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对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症状筛查、PPD筛查,15周岁以上进行胸片检查。

Part 02切断传播途径

  (1)房间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十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Part 03保护易感人群

  (1)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2)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卡介苗,对于儿童、青少年或者其他基础免疫疾病有感染结核杆菌的危险因素者,酌情预防用药。

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

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3.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4.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6.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幼儿园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入园。     

7.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8.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阅读 2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