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楷沦妈妈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人民路小学四(1)班精英小队假日活动

创建于2023-05-28 阅读1453
感知历史   探索科技
第一站【许昌博物馆】

  为了让孩子们增长见识,拓展视野,了解历史,人民路小学四(1)班精英小队开展了“感知历史,探索科技”假日小队活动。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许昌博物馆。许昌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河南省一座中型博物馆,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许昌博物馆内收藏有陶瓷、青铜器、钱币、汉画像砖石等重要文物4万多件,有六个基本展厅和一个多功能临时展厅。

  今天天气虽然不太给力,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探索的脚步,孩子们家长的陪同下,早早来到博物馆门口集合,依次排队等候进入。同学们进入大厅就被眼前的大型石像震撼了,这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辟邪

  陈列在这里的历史文物和史科文献深深地吸引着渴望知识的孩子们。

  同学们边参观,边讨论,知道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在许昌修文功,展武略,揽人才,兴屯田,最后完成了统一北方的雄才大略。

  同学们仔细观察者展厅中的每一件展品,小声的互相讨论着,一个个好奇心都激发出来了。

你看,认真的同学在做笔记的,我们要向他学习啊!

  我们的家长也当起了讲解员,同学们听的好认真啊!

  陶瓷、服饰、名人传记、钱币、铜镜,同学们好像回到了历史的长廊中。

  许昌博物馆内布局庄重典雅,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前陈列的这一件件文物,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种文化,讲述着一件往事,想想先辈们曾经创造了这些物品,曾经靠着他们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这种延续的精神品质又会被我们继续传承。

  重点说说这个“许昌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在许昌一个叫灵井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这块化石,距今8~10万年,是迄今为止河南省发现的第一例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也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起地层中首次经科学发掘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并得出了一项“石”破天惊的结论:距今12.5万年至10.5万年的“许昌人”代表着华北地区早期现代人直接祖先。

  转眼,参观活动接近尾声。一路参观下来,同学们看的非常认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大家却是收获满满。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要去下一站科技馆啦!

第二站【许昌科技馆】

  提起许昌科技馆,人们对对其啧啧称赞。它是我们许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城市中轴线”第二节点“科技之星”处。从外形来看,就像是一双飞翔的翅膀,他分为三个部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海洋馆。同学门怀着对科学的憧憬,来到了许昌科技馆。

  科技馆分为三个部分,一楼是科技启蒙区,二楼是探索与创造区,三楼是宇宙与生命区。进入科技馆内部,同学们兴奋异常,三五成群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开始体验起来。

  碰到不懂得项目,几个同学激烈的讨论起来。

  一个杠杆秤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纷纷体验起坐在位置上被同学拉起的感觉,最外边的绳子是最轻松的,但是最里面的绳子哪怕把自己都拉了起来也没能拉起坐在位置上的同学。

  在绿幕旁,同学看着电视对着绿幕比划,最终成了图像里的样子。

  国际空间站是所有参观人员必看的一项科技,看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多么希望到太空看一下,探索一下太空的奥妙。

  到了科技馆人气项目——高压放电的演示时间了,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围了过来,看电蛇跳舞,看人体头发炸开。

  许昌科技馆还有好多好玩的科学小实验,我就不一一给大家介绍了,你们有时间一定要去一趟哦!欢迎你们来许昌科技馆体验一场不一样的科技之旅。

  快到闭馆的时间了,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参观的时间虽然短暂,却开启了同学们科学探索的征程。愿你们在最好的年纪奋发图强,乘风破浪。 愿你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飞的更高!少年强则国强,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今天的红领巾一定能成为栋梁之材,为祖国建设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把家乡,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活动策划 : 周楷沦妈妈

美篇制作 : 周楷沦妈妈

照片拍摄:李昱燃妈妈

                   刘欣然妈妈

                   李昊颖爸爸

美篇审核 : 李会娜老师

阅读 14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