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发扬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同学科技创新兴趣,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临高中学智梦科技室在本学期举行了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目的是让同学们在科技创新中找到乐趣,开拓创新,增强知识运用及创新能力。
5月22日下午5点30分,本次比赛于科技楼五楼科技室举行了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开场白由王靖老师致辞,在欢迎了大家之后,肯定了同学们创作的作品。并说明了评比方式及要求。
评比活动开始,由吕安尘老师负责主持,首先第一组是由高二7班周晶敏与初一3班唐娟珠共同设计的投影仪。
投影仪工作原理:将手机等的图像,通过放大镜投影。
作用:可以通过投影看视频,防止看电子产品久了伤害眼睛。
第二组是由高一12班钟小丽与高一21班王莨淇共同制作的“喷泉”。
名字:喷泉。
工作原理: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溶于水中,造成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力(因为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气体溶于液体,造成容器内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减少,压强就变小了),从而形成喷泉。
作用:降温,增添生活情趣。
第三组是由高一三班陈海冰,宋开顺以及高一12班符海壮共同完成的“机械化小船”。
机械化小船模型——它的工作原理是机械能转化成动能,为小船提供行驶的动力,它的作用是当船只偶遇没有电,或者没有石油等动力源的时候,可以暂时使用机械能转化成动能,提供行驶动力,然后到就近靠岸。
第四组是由高一3班符丽芸与高一16班林玉珍设计的小台灯。
小台灯——模仿台灯的工作原理,利用铁丝和毛线及塑料底座和一串小灯制作而成的。功率虽小,光不大亮,但是可以在没电的时候一用。
第五组是由高一2班符瑜强,高一3班符渊,黎小豪,高一23苏建扬共同设计的饮水机模型。
饮水机模型-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压缩水流出,瓶盖上有开关,可以控制水的停止或流出,能够方便日常使用。
第六组是由高一1班龙玉满,陈慧琪,刘勋臻共同设计的大型活口针。
活口针——设计灵感来源于一位想为孩子缝校服却迟迟无法穿针的母亲。本产品采用可控式承扭机关,完成了对针孔的大小操控,帮助母亲实现穿针自由!!!
第七组是由初二2班黄永旭,初二六班黄思源,林康杰,薛晴阳共同设计的投影仪。
投影仪------------ 当1倍焦距<物距<2倍焦距,像距>1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第八组是由高一2班符紫嫣,王怡涵,王春霞,唐嫣然共同设计的松土播种机。
松土播种器——原理是拉动木杆的同时移动装置,然后种子从装置内掉出,松土完成后也完成了播种。
第九组是由高一6班符文烨,杨薇,王彬文与高一7班符慧霞共同设计的手风车。
手风车:原理是由于惯性来运行,拉一下绳子给棍子力,棍子用受力转动,转动结束棍子给绳子反向的回力,收回绳子,这样能达到目的性的同时,又能有趣味性。
第十组是由高一7班颜涵涛,高一21班吴凯哲,苏红锦,陈承林共同设计的双头电动风扇。
双头电风扇——它的原理是通过串联电路连接电源,变速器以及马达,电流流经马达使马达转起来,产生转力,通过扇叶产生风 它的作用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服,让我们更凉快。
第十一组是由初二2薛榆萱,许悦,廖芯可,陈丽岩共同设计的水位检测报警器。
水位检测警报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水位升高时,塑料球会因为浮力而上升,使两端的电线相接触,并引发警报。它的作用是当洪灾来临或水管破裂漏水时提醒人们,减小其带来的损失或危害。
在十一组各自展示介绍期间,同学们十分热情,不断送上掌声以及喝彩,营造了十分良好的氛围,使每一位同学都在这其中得到了乐趣。
在展示完毕后,王靖老师与吕安尘老师现场开始了评分统计工作。
评分工作进行迅速,结果出来之后评出了三位一等奖作品,分别为第六组的活口针,第十组的双头电动风扇以及第十一组的水位检测报警器。之后在同学们热情的欢呼与掌声中举办了颁奖仪式。
颁奖结束后,本次科技创新大赛圆满结束!同学们不仅在准备作品时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更对创新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与此同时还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虽然同学们交上来的作品或许有些简陋,但其中的一些点子让人眼前一亮,也许现在看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作品,但也许会成为他们探索未知,开拓进取的起点,这也是我们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所在。任何的成就都会从一点一滴的积累之中出现,从每分每秒的付出中获取,相信在未来,临中学子定能更加热爱创新,乐于创新,让创新的风气飘满临中的校园,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王曼蓉 柯小芹
文:周俊延
校对:王靖 吕安尘
审核:蔡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