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村史馆:留住了村民的乡愁 守住了干部的清明

幸福之花
创建于2023-05-27
阅读 31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们建这个村史馆初衷就是让村里的孩子们,外出上学或者一直生活在外地的人回来,能够看到、了解到我们姚家的历史,亲身感受到社区发展,增加姚家人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村史馆也是我们社区干部学习的大课堂,守护干部清正廉洁的阵地堡垒。”姚家社区党支部书记姚春民对前来开展提级监督的县纪委工作人员侃侃而谈。

走进姚家社区村史馆,180平方米精巧设计的小小馆厅,仿佛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一口生火的老灶台,一块勤劳致富光荣的老牌匾,一副副老照片,……一件件传统农业工具带着历史的温度映入眼帘。“这块勤劳致富光荣牌匾是1984年,鄢陵县人民政府奖给俺爷爷的。”姚家社区干部姚军辉自豪的说。他爷爷姚银钊是当时鄢陵县第一个万元户,也是县里第一个认购国库券的人。“爷爷靠勤劳致富,他时常教育家人和学徒: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这种光荣的传统一直影响着我的父亲、我们弟兄、和孩子们,爷爷是我们的骄傲。村史馆直观地展现身边的发展变化,引导群众忆苦思甜,让乡愁可视、可触、可感,激发大家建设美好家园的干劲。”姚军辉滔滔不绝。

姚家社区村史馆记录了姚家从唐朝开始,一直到现在的走进新时代,1400多年坎坷与辉煌的历史,根据《通志·姓氏略》、《姚家家谱》记载,姚姓正宗氏族源自舜帝重华,虞舜出生于姚墟(今河南范县濮城南),以地名为姓氏,取姓为姚,之后其子孙也就以姚为姓,最终形成了姚姓家族。村史馆从唐初著名政治家姚崇开始,一路走来,有悉心传艺热心人姚良辰、致富不忘领路人姚银钊、德艺双馨育花人姚华堂等,有闻名遐迩的名人志士,有勇立潮头的领路先锋,更有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到今天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姚春民,在2015年被国务院农民工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18年姚春民回乡任社区支部书记后,带领社区居民致力于脱贫攻坚,推动发展乡村振兴等,2019年,姚春民被鄢陵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给予“最美支部书记”称号。

党建引领,姚家社区通过打造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村史馆,传承斗争精神,记录村规民约,探索乡村振兴,村史馆真正成为了铭记历史、留住乡愁、聚焦人心、传承文化的重要窗口。

现如今,姚家社区作为鄢陵县创建“五星支部”试点社区,也是全县“提级监督”的试点社区,村史馆不仅是社区居民的文化阵地,也是社区干部守护自身清正廉洁的一方圣土。“不管是村史馆的建设,还是社区需要的每一笔支出,无论大小,要记好每一笔账,进出明确,村监委发挥监督作用,紧盯“小微权力”,着力于“乡村振兴”,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强基固本,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石”。”柏梁镇纪委书记邱少阳对社区干部殷殷嘱托,要求掷地有声。

在县、镇纪委的监督推动下,以姚家社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社区形成花木种植特色区域,同时,社区按照“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繁荣三产”的思路,着力发展康养、生态旅游、生态餐饮等产业,形成了姚家庄园、姚家大院等特色“农家乐”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姚家社区群众在村史馆历史文化精神的感召下,更加奋进,干劲儿更加充足。党的二十大为乡村振兴明确了新任务,描绘了新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姚家社区必将以“铭记历史、留住乡愁”为目标,继续深入挖掘社区人文历史内涵,让村史馆真正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黏合剂”,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阅读 31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