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需要用一生时间去修炼,而其是否符合道义,则是礼的本质。
学“礼”,最重要的就是言行举止,“言行”就是语言,“举止”就是行为。本节课就从坐容、立容、行容、拜容四个方面来学习关于“举止”的礼。
坐 容
在古代,中国人采用的坐姿是跪坐,就是在地上铺一个席子,跪在上面,因此也叫席地而坐。现在人们普遍坐在椅子上,变成了垂足而坐。
采用垂足而坐的坐姿,男子应该两足平放,与肩同宽;两肩端平,背部挺直;双手平放于大腿上,颈部正直,下巴微颔,正视前方,此为经坐。女子略有区别,应两足平放,两膝并拢;两肩端平,背部挺直;双手叠放在大腿上,颈部正直,下巴微颔,正视前方,此为经坐。
坐容也有禁忌:勿箕踞,勿摇髀,勿伸腿,勿叠足,勿错足,勿交股。意思是垂足而坐的时候,腿不能伸出去,不能叉开腿,不能摇腿,不能把两只脚叠在一起,更不能跷二郎腿。
立 容
对站姿的要求,并不是像军人训练一样要站得笔直。合理的站姿既要站得直,也要站得舒服。
男子应该两足平放,与肩同宽;两肩端平,背部挺直;双手交拱,左手在外;颈部正直,下巴微颔,正视前方,此为经立。女子应该两足平放,两足并拢;两肩端平,背部挺直;双手交拱,右手在外;颈部正直,下巴微颔,正视前方,此为经立。
在一些比较严肃的场合,比如升国旗或者默哀的时候,手要放在身体两侧,而在与尊长共同站立时,则应该双手叠放。
《弟子规》中讲道:勿践阈,勿跛倚。意思是站立的时候不要跛腿,不要倚靠。
有时候,需要在站立的同时行礼,也就是鞠躬。鞠躬时两条腿必须并在一起,两个手垂拱。深行礼指45度鞠躬,并且要停三秒钟。
行 容
行走的起始仪容有经立与微磬之立。行走时,手臂不甩动,腰髋不摇动,肩膀平衡,身体正直。
在与父亲一起走的时候,孩子必须跟在后面随行。与兄长一起走的时候,要稍稍靠后一点,跟在侧面。与朋友一起走的时候,不要超过朋友,可以并排行走。但要注意,三人不并行。如果遇到两个人站在前面,自己不能从两人中间经过。
拜 容
在祭祀的时候,一般会行跪拜之礼,先跪右腿,再跪左腿,头磕在地上。一般而言,跪拜只有一拜和再拜,但为了表达更深的感情,有时会有四拜,比如祭祀孔子就需要四拜。现代人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感情,祭祀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四拜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