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无止境,趣探数学 — 鼓楼区学科研训组数学领域现场观摩活动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其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来说,应该植根于真实生活情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有意义的。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课程游戏化精神,关注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促进组员在数学教育教学领域的专业成长。5月26日上午,鼓楼区研训组在金达幼儿园开展了第二次数学教研活动。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本次的三节数学活动都与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相关的内容,老师们将较难的数学抽象逻辑概念,用游戏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与表达。
倪嬿老师的小班数学《好玩的拼图》,利用牛爷爷这一形象贯穿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中获得了拼拼图的经验,并利用简单的语言帮助孩子们提炼出拼图要点,通过拼图数量变化和不同切割拼图方式,增加游戏难度层层递进。
江新明老师的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方位》,由小儿歌导入,利用四个游戏活动的亲身操作让孩子们切实感受空间方位概念,并感知方位的相对性,利用两两游戏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性。
尹雯老师的大班数学《爸爸去哪儿》,活动源于绘本,教师利用绘本故事线索引导孩子们发现从不同方向看立体物品时会有不同的平面形状,一步步引导孩子们探究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结束后,三位执教老师针对本次活动的起源、活动内容设计、实施、磨课、反思收获等内容进行了说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三位老师准备活动的用心。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行,观摩结束后,老师们分为四组进行讨论,对活动的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使得本次数学教研活动更温暖、更具有意义!教研活动促提升,共成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多元化、游戏化的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游戏体验中学习数学,关注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的交流与表达。
汪老师在分组讨论后,进行了总结,从教师方面,感受到了老师们的用心准备,玩教具的精致,大小等都适合孩子们使用。可以看出老师们进行了思考和背后的辛勤付出。从幼儿方面,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了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从今天的活动可以看出孩子们不只是在学习数学知识,更是沉浸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中,从孩子们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从教师精神方面,老师们近期比较繁忙,身体有的也在抱恙中,但都能克服坚持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教研组的老师们通过本次现场观摩、反思交流,使老师们知道了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数学活动,丰富了有关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知识,今后我们也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进一步优化幼儿数学学习,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一次邂逅,都蕴含着温暖与惊喜;
每一次学习,都演绎着积累与提升;
每一次交流,都凝聚着教育的智慧。
撰稿:潘悦
拍摄:徐雯
制作:解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