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精神 学习文化精髓”———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安鹏慧
创建于2023-03-06
阅读 24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随着春日的气息愈发浓郁,惊蛰节气如约而至。此时的大地,一派生机,春雷乍动,蛰伏的动物们从泥土中被惊醒,四处开始热闹了起来。为使孩子们知晓惊蛰节气,感受传统文化,友谊小学校创美社团走进三(7)中队和四(2)中队,开展了和惊蛰有关的活动。

活动一:识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时间点在3月5~6日之间。蛰是藏的意思,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惊即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惊蛰"就是春雷的响声把藏起来冬眠的动物惊醒是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

03:48

惊蛰有三候

           惊蛰第一侯:桃始华。

          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


         惊蛰第二候: 仓庚鸣。

         仓庚,即黄鹂,黄鹂鸣叫,动物开始求偶。

  惊蛰第三候:  鹰化为鸠。

        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有人认为,鹰每年二、三月飞返北方繁殖,已经不见迹影。只有斑鸠飞出来,于是古人以为春天的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

习俗知多少

         惊蛰节气还有很多的风俗。比如“祭白虎”化解是非,比如“炒黄豆”寓意辟邪。民间还有“惊蛰吃梨,与害虫别离”之说。惊蛰后气温明显升高,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此外还有蒙鼓皮,古人认为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于是人间也该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民间惊蛰还有打小人、去晦气的习俗。惊蛰象征仲春二月份的开始,春回大地,家中的爬虫走蚁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据说,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活动二:绘惊蛰

         春雷一声响,藏了一个冬天的小虫子们都被“惊醒”了。今天我们就以“昆虫”为主题,用手中的画笔一起来绘制一幅《百虫图》吧。

学生笔下的昆虫🪲

昆虫百态图

00:20

  本次惊蛰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的本能,并更好地了解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我们都希望学生能收获快乐和自信,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心中的美妙画卷!

编制:崔晓飞

监 制:陈 强

策 划:秦杨杨、 友谊小学创美社团

编 辑:安鹏慧

照片拍摄:安鹏慧

负责科室:大队部

阅读 24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