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西安市高陵区第四幼儿园党支部的党员王一丹,今天由我为大家带来一则革命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小英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面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地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他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插了鸡毛,便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到了日军,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栓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日军。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里,他好不容易从睡着的日军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的把鸡毛信取下,一口气跑了几里地,他把日军带到了一条山路上,日军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趁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日军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霎时间,四面里的八路军瞄准日军的脑袋开了火。后来海娃又把信成功的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根据海娃送的鸡毛信,又成功的捣毁了敌人的炮楼。
他是电影鸡毛信中小主角海娃的原型,他就是侦查英雄秦玉根。秦玉根三岁时成了孤儿,叔叔将他卖给了地主,四岁他就给东家放羊,抗战爆发后,八路军120师随贺龙元帅挺进敌后,小玉根的家乡就成了最早的根据地,小玉根带领儿童团肩扛红缨枪站岗放哨,给八路军当向导,特别是小玉根在送鸡毛信时机智勇敢,毫不畏惧,终于把敌人带进了我军伏击圈,自己又机智脱身。
他的这段传奇经历在根据地被编成故事,广为传唱,成为我党我军最早的根据地妇孺皆知的小英雄。往事已经久远模糊,当年那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岁月,虽然只能存在于我们年轻人的想象中,但我们没有理由轻视,更没有权力菲薄。在猎猎飘扬的八一军旗上,在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上,染满了无数烈士的鲜血,在共和国的成长岁月中,千千万万个秦玉根的名字,将永远留给人们清晰的记忆,他们的名字与天不老,他们的功勋与国同光。
在抗战小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