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扬鞭趁年少,研学旅行正当时。背上行囊,我们向着快乐出发了。一张张兴奋、好奇的笑脸,让我们对接下来的研学旅行,充满期待……
孩子们身着汉服,化身古代学子穿越时空来到蔡伦纪念园研学实践基地,体验古法造纸技艺。
研学第一站:造纸作坊大门草地--投壶,弓箭
同学们对于射箭感到新奇,看到射箭场后,个个跃跃欲试
李语诺,尹香芸两位女同学搭弓射箭,其风采不让须眉
开弓没有回头箭,弓箭射击让孩子感受到刺激的同时,培参了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心理极限、体能与胆量,增强了他们的胆识和魄力。
投壶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游戏,起源于秦秋战国时期。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了专注力和礼仪感。
李语诺同学在投中之后,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研学第二站:蔡伦墓 敬献花篮
千年蔡侯纸,万里文明史”,蔡伦对于中国造纸术的改进,将人类文明推进了一大步,值得后人世代瞻仰,这种创新精神也值得永世传播。
所有同学表情肃立,带着钦佩与敬仰向蔡伦墓鞠躬。
研学第三站:蔡候祠--故事分享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来到蔡伦生平事迹陈列馆参观了解。
同学们认真观看了馆内相关资料,有的同学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将这些资料记录下来。
一上午的研学活动,大家早已筋疲力竭,开始享用午餐,补充体力。
吃饱喝足,再次启航!
研学第四站:造纸作坊--古法造纸体验
雷语妍,赵瑜锦同学迫不及待地尝试起来
谢和谐同学正在仔细观察师傅的操作技巧
尹香芸同学在师傅讲解后并进行了多次尝试,终于掌握了抄纸技巧
古法造纸虽然有趣,但是最大的意义在于传统工艺的传承,让现代生活的孩子们了解这项古老而伟大的发明,并向更多的人传播这一传统工艺。
研学第五站:造纸作坊-竹简制作
那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鸿著等身的文豪巨匠们,该用多少车來装载竹简书卷?
艺术家们将如何表现书法绘画?可能崇山峻岭的悬崖峭壁早已被石刻、壁画所占领。
图书馆的竹简、木牍藏书,可能堆积得比喜玛拉雅山还高。
那一篇篇锦绣文章,诗词歌赋,一幅幅狂草颠书、翰墨丹青,将如何传世?
同学们正在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竹简的制作过程
刘馨颍同学与谢佳颖同学互帮互助,共同完成竹简的制作
赵意,汪玉峰,周子轩同学正在认真制作
每位同学都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竹简,在此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制作竹简的乐趣。
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得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孩子们制作竹简,在竹简上写字的样子,仿佛带我们一起穿越回了那个朴素又充满人文气息的历史时代。
研学第六站:纸博物馆--纸墨传情
纸博物馆展示了蔡伦故乡、纸的故乡的风采,“见人见物见精神”。同时,展示方法科技化、多样化。文物、场景、背景画、声光电技术相结合,增加互动环节,使展览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雅俗共赏。实为一个是弘扬科学、传承文明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古法造纸技艺流程,还让师生学习了我国书写材料的演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达到了研学实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