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核心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的理解如下:文化自信源于人的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自己的想法,是自信的表现。本次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扮演书中的角色,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自信心。语言运用,是将书本语言转变为自己的语言,会流畅的讲述。思维能力,是要脱离课本,进行独立创造性的表达,有自己的思想。审美创造,低年级的学生,要关注语言的美,重在积累,在阅读中感悟语言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本学期开展了《青蛙卖鱼塘》和《小马过河》两篇课童话故事的表演,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五个小组分配好了角色,为表演做好准备。
小青蛙开始吆喝:卖泥塘喽!卖泥塘!一下子进入了角色。
老牛赶来和青蛙谈价格,提建议,说泥塘没有草,不买了。
野鸭飞来买泥塘,好是好,就是水太少。
小鸟飞来买泥塘,缺树不想要。
蝴蝶、小兔、小猴都来瞧,提出建议真不少。
聪明的青蛙善于听取意见,不断改进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池塘,舍不得卖了。
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