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式驱动课堂教学研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我叫陈百万
创建于2023-05-25
阅读 19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提倡的“任务驱动、决胜课堂”的教学方针,陆丰市玉燕中学初中部数学组定期开展任务式驱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

      根据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陈焮老师于第16周周三第5节在七年级(15)班进行授课,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一、教学过程

      陈焮老师先利用课前小练强化学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能力,并通过第(2)题让学生了解增加未知数的限定条件对未知数取值的影响,为新课的教学作铺垫。

      然后陈焮老师在课本例1的基础上对原题进行适当的改动,通过增设问题,让学生事先对题目的各种数量关系有较好的把握,降低了例题的难度,为例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陈焮老师让学生对比例题第(1)、(2)问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体会到方程和不等式的区别,并引出解决不等式问题时,通常可以抓住不等关系词来找到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即审→设→列→解→检→答。

      最后陈焮老师再通过强化训练及时地让学生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二、教学研讨

      课后陆丰市玉燕中学初中部数学组老师们在学术报告厅针对本节课开展了研讨活动,研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①主讲教师自评;②各年级教师代表点评;③教师自由交流。

      


      首先陈焮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自评,简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意图以及不足之处,他认为这节课在任务式驱动的表现上稍显不足,师生之间缺乏教学互动,教师主讲仍旧过多。


      接下来七年级的教师代表林小椰老师点评本节课:

      陈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任务明确,各教学环节处理得当,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到位,板书书写规范,建议课前小练第2题的“至多”改成“最大”,提醒学生设未知数时不用变量用定量。


      八年级的教师代表黄依凡老师点评: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思路清晰,建议课本例题难度较大,可将强化训练的简单题目当成例题来上。


      最后,数学组的老师们针对本节课展开自由讨论,老师们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本节课的看法。

      翁胜旷老师建议针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键词加强解析,不应只局限于本题中出现的“超过”、“至少”,可以和学生多解析一些不等关系词。


      林武章老师建议减少例题和强化练习的容量,并且可以基于班级学情,选择合适的问题情境,课本例题难度较大,是否适合班级学情?

      


      郑锦锋老师则建议学生板演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书写问题,包括字体大小,突出颜色,书写格式等。

三、教师个人反思

      1、教师上课前应做好充分地准备,基于班级学情,深入地去研究教材,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教学。做到教学研究深入浅出、教学内容化繁为简。

      2、在任务式驱动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做到少讲多导,减少碎问碎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探究为主,用思考带动学习。

      3、课堂练习的设置要注意有梯度,由易入难,题目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四、附图

阅读 19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