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区招安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招安中学)建于1968年,走过一段社办高中的艰辛历程,现在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占地近40亩,有3个年级、33个教学班、1721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县城及周边县区。学校连续数年在初中生学业测试中稳居安塞区第一、延安市前列,被业内称为“招安现象”。责任使然、情之萦怀,作为教过书的近乡人,我时常探问,几度造访,试图找到那把剥茧抽丝、由表及里的金钥匙。
揭秘“招安现象”的第一把钥匙:德育为先,校准品行基准线。“德育乃众育之首”。 学校德育的实效应该用学生走向社会后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来衡量,不能简单地要求立竿见影,也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对学生严格管理约束。学校先从涵养师德抓起,通过开展教师承诺制、教师“五个一”工程、展示教师心语、细化量化师德师风考核等方式,厚植老师爱校爱教爱学生的情怀。许多老师多次放弃到县城任教机会,他们总是说:“在这里教学,不仅心里踏实舒服,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能找到当老师的尊严”。其次,突出学生这个主体,分类施教。七年级学生以行为习惯养成为主、八年级学生以中华传统美德为主、九年级学生以理想前途教育为主,遵循细严爱活的基本思路,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在每年的冬季越野赛、夏季田径运动会等活动中磨炼意志,在“经典美文朗诵”“汉字听写大会”“校园书法大赛”“赏菊醉重阳诗词分享”等活动中崇尚国学,在每月一评的“阳光少年”活动中培树担当精神、塑造自我形象,在升国旗、新团员入团仪式等活动中规范行为,在毕业生晚会、灯谜晚会、摄影展、演讲比赛、科技展等活动中体现价值。第三,是把德育向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拓展,向家长和社会等层面延伸。直到星期五收到每名家长的“安全到家接龙”后,老师的心才能踏实下来。街坊四邻和用人单位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从招安中学走出来的学生,做什么都有个样子。招安中学的实践让人们深切地感到,学校的德育就好像上早操,老师要经常喊向前看齐,一不齐就要喊看齐,要时刻校准靶心;只有用经常性地德育这根利箭,射准全面育人这个靶子,才是真正的有的放矢。
揭秘“招安现象”的第二把钥匙:质量立校,坚守唯一生命线。“质量至上是学校的生命。”教学从来都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既要讲方法更要重质量。一是向课堂要质量。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本着“上学生喜欢的课”,围绕“目标、导学、检测”3个基础环节,按照“预习导引、问题生成、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当堂检测、拓展延伸”6个步骤,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变“课堂模式化”为“教学个性化”。在教学个性化方面,运用“习、研、展、点、练”的逻辑思维,有序展开。其中,习是基础、自主学习,研是活力、合作交流,展是重点、探索展示,点是关键、教师点拨,练是保障、巩固拔高。二是向教研要质量。除完成上级下达的教研任务外,每个教研组每学期都定期开展组内互听互评互研、校内上课说课赛教,使教学和教研良性互动、相得益彰。英语教学以英语校本教材研修和英语校刊为突破口,以一言(会话交流)一语(单词语法)一课堂(阅读理解)为抓手,学唱英文歌曲、手抄英语小报、设置英语对话角,效果明显、成绩优异。三是向名师要质量。近年来,先后4任校长入选全区学科带头人,16名教师被评为市县名优教师。他们带动作用强、示范效果好,使创先争优、见贤思齐蔚然成风。如果说课堂是基本口粮田,那么自习课上老师的辅导就是丰富营养餐。代语文的白老师把自己的孩子丢在校园,直到孩子玩累了睡倒在旗台上被同事告知孩子随时都有滚下来碰伤的危险后,才不得已怀抱小孩继续给学生答疑解惑。招安中学的实践让人们深切地感到,只有把学生看得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甚至更当回事,教学质量肯定不会糟到哪里去。
揭秘“招安现象”的第三把钥匙:文化铸魂,打造亮丽风景线。“文化是管理的灵魂。”把“明·行”确立为学校文化的核心,深深影响了几代办学人尚德重教、育人成才,使之成为每名教师和学生的价值理念、自觉追求和扎实行动。“明”是光明、明白、公开、睿智,“行”是道德、品行、行为、践行,“明·行”既要看清本质、格物致知,更要躬身践行、知行合一。在“明·行”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确立了“全面发展、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内涵发展、放飞心灵”的办学追求和“智慧学堂、阳光校园”的办学目标,让梦想和理想同向、文化和文明同行。在这里,“明·行”文化既有物质承载,又有理性表达。与学校同龄的五棵柳树被赋予与五柳先生陶渊明同样的理想与精神气质;如茵草地上“学”“诚”两块石头的长年对话,饱含“明”的理解、兑现“行”的承诺;打破每天宁静,从“明学亭”“诚行廊”传来的琅琅书声,成为校园里最为迷人的风景。国家教育部领导同志调研时深有感触地说,在招安中学校园走一圈,处处都是风景,真像是一次文化之旅。招安中学的实践让人们深切地感到,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就像一个人没有魂一样。
揭秘“招安现象”的第四把钥匙:保障给力,延长可靠补给线。如果说学校教育是一场战斗的话,那么后勤保障就是最为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县乡党委政府关怀备至、教育局室办站悉心指导,学校办学条件等硬件的完善,教师培训、课改指导等软件的提升,都是他们帮助解决的。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守望相助。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多次调研、及时指导,使学校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行。学校也从各个方面给老师安心工作、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提供贴心服务。凡此种种,都是办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招安中学的实践让人们深切地感到,没有“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氛围,没有学校、家长、社会“三合一”教育合力的强大支撑,没有 “十年树木、百人树人”教学理念的深深扎根,把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办好是很难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非一日之功,必须求真务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才会收到滴水石穿、事半功倍的效果。
“行百里者半九十”。招安中学只是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道阻且长,行将必至”。真诚地希望招安中学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再鼓干劲、勇攀高峰,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成为一所有特色、质量高、家长社会学生满意放心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