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一抹春意,看天际云卷云舒
携一颗初心,探教学之曲径通幽
春暖向往花开季,青年教师成长时。为进一步加快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步伐,推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建设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高超、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新疆医科大学子女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大赛。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准备过程中,参赛教师们认真研读教材、查阅资料、精心设计教案、制作教学课件,为了更好地打磨各个教学环节是否流畅,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大家进行多次试教和更精细化更投入的研究。
老师们在一次次的磨课中获得成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交流互动中交换意见,在思维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不断提升课堂质量。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孟珊如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认识小数》一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建立人民币模型,经历几角改写分数,小数的过程,理解小数的意义。当出现问题时,老师不急于求成,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让核心素养在学习中深入,让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余达粟老师讲授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已有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展望未来即将学习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直观的点子图,类比推理,探究算理,得出算法。
朱芸菲老师《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师深刻理解教材意图,紧紧围绕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知识。
张唱唱老师的《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一课,课堂中以作业单的形式呈现出浓浓的探索学习氛围,做到了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知识迁移,合作学习,突破了重难点。
田彦花老师呈现的《鸽巢问题》这一课堂,通过玩扑克牌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信息交流,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实现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构建新知,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能力和推理能力。能积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鸽巢问题”,体现了数学的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香磊老师带来了精彩的《鸡兔同笼》一课,香老师以古代趣题导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理解每种解题思路和方法。香老师耐心倾听并指导,做到了师生共情、师生融合。
赵思波老师执教的《年月日》,采用以问引学 ,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同时,运用多样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认知。“年月日”这一课,涉及天文、历史等各种背景知识,教师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手段(如视频辅助),生动直观地传递给了学生。
江博塔老师和吴悠然老师的英语课教学方法灵活,呈现形式多样。教师注重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教师还注意利用图片、卡片、身体语言和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境。教师英语素质优秀,牢牢把握了英语学习的本质--用中学。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一路欣赏,一路采撷;一路吐蕊,一路芬芳。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教师们相聚在一起进一步展开教研,各抒己见,在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中,及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梳理经验、归纳总结。我们坚信一个人走的很快,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
课虽尽而意无穷,赛虽止而思未尽。青年教师课堂大赛活动既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收获成长的机会,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组的集体凝聚力与专业素养。
比赛恰如教师成长的云梯,跬步前行,拾级而上,终会曲径通幽。学校全体教师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增强课堂吸引力,提升教学品质,谱写教育新篇章!
素材:数英组
发稿部门:教导处
审核:朱承华
监制:李桂红
活动策划:数英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