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2023自然研学旅实践活动
宁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研学纪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的路途永无止境,作为高中生肩膀上的责任大如天,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们贡献新的血液,学习知识不仅要靠课本,还要走出去,吸收新鲜的养分。我们宁师附中高一年级的一百一十名学生有幸参加了固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自然研学旅行活动,此次研学活动有五个课题∶课题一、研“黄”探究、课题二、对话科学家、课题三、沙漠生态保护探究、课题四、麦草方格治沙法、沙漠求生能力探究与体验、课题五、红色教育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研学。
2023年5月20日早晨六点,我们的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校门口集合完毕,整装待发。
临行前,任校长为他们送行。
研学旅行将课本和实践完美结合,让文字变得更丰富,让知识变得更生动。经过2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的目的地——中卫市。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宁甘蒙三省区交汇处,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沙漠——腾格里沙漠。俗话说: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中卫拥有着独到的天然景观,成为研学基地便是中卫不可推卸的使命。
研学第一站——中卫市博物馆
中卫博物馆(中卫市文物管理所)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应理南街五馆一中心,2011年10月建成,建筑面积5159平方米,为两层框架结构,参观展陈面积3000平方米,具备了收藏保管、陈列展览、科学研究、文物修复、社会服务等相关功能。中卫博物馆展厅设计主要为:序厅、历史文物厅、民俗文化展厅、中卫岩画专题展厅及临时交流展厅。通过小小讲解员的讲解,学生们拓展了课外知识面,丰富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们知道传承历史,重视文化,对文物,对美术作品,对历史文献,对古典建筑,拥有一种敬畏感和尊敬感。
研学第二站——时代光耀
学生们通过了解宁钢集团钢铁工业发展历史文化研学,知道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让孩子懂得现在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辈们通过艰苦奋斗换来的,继承先辈的钢铁意志,培养艰苦创业精神。实地参观雷锋号列车,通过学唱雷锋歌曲,了解雷锋故事,感悟和学习雷锋精神,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通过参观学习火车博物馆、照相机馆,时代纪念馆等,了解火车发展历史,尤其是我国火车从无到有,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领先世界的高铁时代的发展历程,感悟工业发展和时代变迁,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感悟进入新时代祖国建设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培养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育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信念。
研学第三站——大漠星河
走进大漠星河,感受腾格里沙漠的浩瀚,了解边塞文化和沙漠文化的魅力。通过徒步沙漠体验活动,学习沙漠求生知识,掌握基本的沙漠取水、辨别方向等沙漠求生能力。在活动中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磨练坚强意志。因为天气原因未能观赏美丽的星星,但是绽放灿烂的烟花也让学生们激动不已。
研学第四站——沙坡头景区
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院实地参观学习,通过科学家的讲解,了解历届科学家开展沙漠科学研究的情况和珍贵历史。通过与科学家对话、交流并在他们的带领下,了解享誉全球的“麦草方格治沙”、“以固为主、固阻结合”和“水量平衡、以水定植”固沙技术与理论等生物防沙治沙技术。知晓沙坡头站的治沙成果,了解生物土壤结皮固沙原理及荒漠生物土壤结皮在防沙治沙中的应用情况。
走进沙坡头景区,感受黄河文化和沙漠文化的深情融合。了解黄河基本知识,站在沙坡头景区朗诵诗歌,感受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当孩子们朝着黄河挥手的那一刻,有一种骄傲与自信的力量在他们眼中浮现!
带学生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羊皮筏子制作工艺,参与模仿吹羊皮体验活动等,让孩子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了解古人的智慧,培养创造性思维。
研学第五站——金沙岛
金沙岛治沙体验活动--扎麦草方格,进行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切实感受治沙成果,懂得享誉世界的麦草方格治沙方法是宁夏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治沙实践中探索出的伟大创举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生们在金沙岛沙漠博物馆的参观及学习,了解中国沙漠的分布,认识沙生动植物,了解沙尘暴的记录史,参观治沙成果展示区。通过动物宣教中心动物保护知识的学习,认识野生动植物,知道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义。深刻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坐稳学海舟,任凭风浪起。研学之旅,我坚信我们的学生有了新的开始,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开放的鲜花。高中第一次研学旅行圆满结束!高中很短,但未来很远,愿你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
感谢感谢组织和参与研学旅行的领导、老师、同学们,以及所有为活动有序开展提供保障的人员,谢谢你们全程陪伴和付出。 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