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2023年小学数学(区直一组)优质课展评于5月22日至24日上午在学院附小举行,每位参评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情昂扬,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
学院附小吕玉霞老师课前用当前特别火的儿歌《挖呀挖呀挖》相关数据引起孩子们对数据研究的兴趣。课中通过情境图中去年身高数值和实际测量今年身高情况,激起学生研究本班学生身高增高情况的欲望。吕老师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在感受原始数据的纷乱中产生进一步清楚整理数据的意识,并引导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通过调查全班同学记住爸爸妈妈生日的人数,再次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观察老师运用小程序收集整理全班同学头围的数据的过程中,感受科技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处处注重培养学生数据意识,落实核心素养。
授田英才学园王琪老师这节课,借助真实问题“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怎么样呢?”课堂上,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同时感知数据收集的必要性,体验到当数据较多时,先进行分组统计、全班汇总,进行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感悟数据蕴含的意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并知道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应该先做调查、研究, 再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分类整理的价值所在。在达标练习环节,借助调查爸爸妈妈的生日,再一次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孝文化的渗透,充分发挥蕴藏的学科德育资源,体现文化引领。
第三小学韩洪燕老师这节课上课开始让学生明白测量和调查是获取数据很好的办法,接着体会到当数据比较多的时候可以分组收集数据。然后让学生经历分小组收集数据的过程,把各小组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报制作成统计表,接着由统计表制作成条形统计图,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表格和条形图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最后学生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分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小学王福燕老师执教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这节课注重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等完整的统计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分组收集的优势,能根据小组整理的数据进行全班汇总。统计表不断完善的过程,也使学生认识到如何设计分类标准更简便。两次借助电子表格计算和汇总数据,实现了跨学科之间的融合。本节课紧紧抓住“数据意识”这一核心素养,多次对比小组之间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对象不同,统计的结果就有可能不同。在预测滨城区三年级、滨州市三年级身高增长情况时,学生能从本班出发发现三年级身高增长的大致规律,使学生对数据随机性的感悟逐步加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数据的预测作用。
第六小学何召霞老师执教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这节课从我们社会最关注的中国青少年的健康体质问题引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完整过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重点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边导边教,让学生不断感受,不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逸夫小学冯欣老师的课堂也有很多亮点
1. 贴合课题的小组评价与学生自评。
小组评价与本节所学统计知识相联系,采用画“正”字的方式,体会生活及课堂中的统计。以学生自评对应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再次聚焦目标达成。
2. 以知识树梳理知识脉络。
用知识树和红果子的方式呈现知识脉络,每学完一个知识,我们的知识树下就会结出一个红果子,让知识梳理变得更有趣味性。
3.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融合。
结合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内容,使本节统计知识不局限于数据的计算,通过信息技术方法,探索更加简单便捷的方式。
4. 选材贴合现实,体会统计必要性。
以校门口常见的堵车现象作为练习,以哪部电影播放场次多为拓展,
感悟统计的作用,将本班与其他班级、与三年级整体对比,感悟随机性与规律性。
实验小学张玉花老师精细化的课堂值得回味,知识点精细化、活动形式精细化、分段汇总精细化、练习设计精细化。这些教学活动调动了全班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在全员参与的氛围中体会到了统计的作用、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测量、观察等);收集数据的形式有(分组统计、小组内分工合作等);整理数据的方法(数据分段处理、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优点、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对应关系以及保护原始数据的意识;通过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数据蕴藏的启示,整节课让学生在轻松有序的气氛里进行,学生收获满满,对学习和生活都很有帮助。
玉龙湖小学李镇镇老师执教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这节课,从孩子们体检测量身高导入,引出问题“全班同学身高增长情况怎么样?”,放手让孩子们分小组去收集、整理,然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围绕“身高增长”把自己小组的整理结果一步步调整,通过完成三次记录单,充分的让孩子们去感受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从刚开始的小组整理结果,一步一步的简化,最终形成了统计表的雏形,学生充分的感受了统计表的形成过程,也感受到了统计表整理数据的优越性。后面引导孩子们用条形图整理数据,并把统计表和条形图进行对比,感受到了条形图的直观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感受到了数据背后蕴含的信息。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授田英才学园李敏敏老师执教的《分类统计》这节课结合学生熟悉的情境,用浅显易懂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积累统计的基本活动经验。
统计其实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为了让学生理解分类整理的价值,教学中从“问题需要”出发,为解决不同的问题,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得到不同的信息,分析数据进而解决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通过分类整理才能解决问题。
学生己经会对简单的事物进行分类,但是对“为什么要分类整理?为什么要进行统计?”等问题,他们还没有概念。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事物进行定量甚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进而感受数据的力量,逐步学会思考、表达与交流合作。
实验小学刘丛丛老师执教的《分类统计》这节课从回忆一年级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整理衣服开始,通过创设熟悉的运动会情境激发学生对杂乱的获奖成绩进行整理的欲望。本节课学生经历了数据的分类整理和分析的统计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感受分类统计的意义,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感受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不同的标准分类统计。最后利用评价工具“智慧星”现场收集数据、按照两种方法分类整理,学生感受到了分类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了初步的数据意识。
第二小学杨继超老师这节课是以“会说话的数据”为标题,孩子产生疑惑,让他们带着疑惑去探究,以运动会为载体导入,让学生分类整理获奖情况,获奖信息太乱从而引出让学生一起讨论分类标准,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去分类。获奖信息制作成信息条的形式,便于学生动手操作、移动和分类,让孩子们看的更直观。汇报环节,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再让孩子们把自己分类整理好的信息填写在表格中,让孩子再一次确定分类标准,是按什么标准分类,分成哪几类。强化分类标准,观察表格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从每个表格中得到想要的信息,从每个表格中得到更精准的数学信息。最后总结分类统计的步骤: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再回归本节课的标题,让孩子们体会题目的意思,数据说话了吗?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自己动手分类,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分类统计的价值,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四小学李青瑞老师执教《分类统计》,注重对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数据意识。课程以学生运动调查大情景引入,以解决问题引领,代入分类列举,用直观、条理的表达解决问题。整节课学生在事物分类体会中进入数据分类,慢慢进入思考,学会用简单的表格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感受不同分类标准下的数据差异,体会不同分类标准解决不同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数据获得不同的认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表达认识的能力,形成合理解读数据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玉龙湖小学孟冉老师执教的《分类统计》借助调查本班女生喜欢月季、郁金香、荷花这三种花的情况来引入课题。本节课真正做到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自主讨论分类方法,分类整理数据,又填写统计表,最后分析数据。让学生充分经历了分类统计的过程。在得出本班女生喜欢粉色花的人数最多,喜欢荷花的人数最多之后让学生欣赏“统计之花”粉色荷花开放的美丽瞬间,在数学中渗透了美育。最后儿歌改编“在数学的花园里挖呀挖,种分类的种子,开统计的花;在数学的花园里挖呀挖,种思维的种子,开智慧的花……”愿所有学生可以在数学的花园里深耕,都能开出自己理想的花,可谓对本节课分类统计做了升华。这节课或许可以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对数学渴望的小种子。
逸夫小学张俊珍老师执教《分类统计》,本节课贯彻落实了“三真原则”,引用真实的运动会情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体育老师姜老师所教四个班的运动会获奖情况怎样呢?”学生们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了真实的世界。整节课凸显了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在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统计全过程中,经历充分的探索和体验,深刻感受数据所传递的信息,依据数据传递的信息帮助两位老师做出准确判断和提出合理的建议,感受到了数据的力量,从而解决了现实问题,深刻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学院附小孟秀梅老师执教的《分类统计》,从学院附小孩子们喜欢的周二选修课入手,用二维码收集信息,通过思考班主任老师和选修课老师想知道的问题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给数据如何分类、怎么分类,并进一步分析数据、解决问题,体验整个统计过程。学以致用环节也是选取了孩子们期盼的六一儿童节艺术展演素材。整节课始终贯彻“三真”原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分类统计就在我们的生活里,感知分类统计的应用价值。
第六小学杨文叶老师执教的《分类统计》首先利用漂亮的智慧星,提出课堂学习要求,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统计埋下了伏笔。在巩固运用环节,让学生对智慧星进行分类统计,不但能吸引学生积极投入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感知分类统计的魅力,更让学生体会处处有数学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其次,经历自主分类统计的过程。
统计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注重让学生自觉经历需要统计、进行统计的过程。学生能意识到当信息比较杂乱时需要整理统计,所以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小组交流如何统计,从而得出可以分类统计的方法。
此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用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能较快速的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从中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
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战场。这次优质课展示活动不仅仅是教师展示自我的教学平台,更是老师们相互学习、交流、借鉴、提升的事业舞台。课虽尽,路未止,相信全区小学数学教师将会以本次比赛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我区小学数学教育也必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