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是一个和暖的月份,春之末尾,夏之开始,风还是轻柔的,气温正好,不燥热,也不寒凉。
2023年5月6日——5月14日,在湖南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办公室的精心组织下,湖南省民族地区脱贫地区初中校长挂职培训班100名学员,经受了专家、名师的思想理论熏陶,实地参观分享了城乡名校办学经验。集中培训的9个日夜,弹指挥手间,一晃而过,虽有疲惫劳苦,却充实有获。
5月15日上午9:00,2023年湖南省民族地区脱贫地区初中校长挂职培训班长沙市挂职见面会如期召开。湖南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办常务副主任康洪、长沙市教育局党员培训处处长田玲花、干训办科长陈甲元、长沙市20所基地名校负责人、40名挂职培训学员校长参加本次会议。
5月15日上午10:00,在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负责人的接送下,株洲市茶陵县界首中学校长谭公明、衡阳市祁东县灵官镇中学王辉校长到达基地名校——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正式开启了挂职培训之旅。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校长李强、党总支部书记潘学理、教学副校长蒋玲丽、后勤副校长皮向宇热情接待了两位挂职培训的校长。在见面会上,李强校长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规模、校园文化理念、学校管理一日常规等情况,并表示为两位校长挂职培训保障条件,提供服务,加深交流,共同进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谭公明、王辉两位挂职培训校长迅速转变角色,进入工作状态,沉下身、静下心,共同制定了挂职培训活动计划,决心从校园文化、队伍管理、教研课改、德育模式、双减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全位、全程学习。
一、厚植校园文化,增强育人意识
文化是“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理念上深度把握其内涵和价值,在构建中精心提炼其特色和内容,在实践中巧妙挖掘其效能和渠道。
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秉承“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以“公、勇、勤、朴”为校训,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优秀学生”为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有爱心、负责任、讲诚信、敢担当、会学习、勤健体、具特长、富情趣”的优秀品质,遵循着党和国家的育人宗旨,彰显着新时代教育的根本规律,担当着“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教育责任。
正如李强校长所言:“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和氛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师生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学校良好形象的展示,是学校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构建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远影响,这是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
二、强化队伍建设,凝聚发展力量
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维护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推动学校发展的必经、唯一之路。让“教师幸福成功”是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队伍建设的出发初心和远景目标,多措并举,举而有效,使教师拥有使命感、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一是筑牢教育共同信念。学校在显眼处制作了一面小巧而精致的石墙,其嵌入的文字内容是《芙蓉教师宣言》,其文化精髓在于引导教师牢记教育使命、担当教育责任、提升教育修养、奉献教育力量,言简意赅,能量充盈,催人奋进。
二是引导校园负面舆论。全面关注教师思想状态和言论,对个别出现的负面言论、舆论,情绪,及时进行纠正,及时进行引导到正确的认识上面来:每个人都要围绕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奉献。
李强校长(正中右一)、蒋玲丽副校长( 正中左一)参加九年级班主任工作会议
党总支潘学理书记(右一)
带头参加护学活动
三是以身示范做好榜样。学校行政始终处在一线岗位,坚持任教,坚持巡课,坚持听课,坚持集体备课,坚持深入实际发现问题,坚持立足岗位处置问题,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引导人、教育人、熏陶人、感化人,如每天行政带头值班开展护学行动,检查学生文明行为,巡视课堂教学质量等等。
行政会议文稿
让人深感敬佩的是,5月19日下午2:00有幸参加了学校的行政会,会议采用的三个基本模式:坚持问题导向提希望;立足工作实际善总结;着眼完美后段细谋划。会上,每位行政都收到一份《2023年上学期第十五周行政会会议要点》文稿材料,材料用的五号字体,幅度正反页码整整7页,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现教、后勤等各个部门工作,既有重点内容,又有细枝末叶,工作做到了极致、极限。
教师的幸福团建活动
四是开展幸福教育活动。学校通过设立阳光教师宣传栏、展示学科组教师集体照、庆祝教师节、体育文化节师生同台竞技、集体教研教改、野外实践活动等等,不断凝聚教师力量,助推学校发展。
三、深耕教研课改,打造特色品牌。
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牢固树立“抓课改教研就是抓质量”意识,在教研课改上做到“四抓”,即抓实、抓细、抓新、抓优。
挂职培训校长参与巡课、听课
挂职培训期间,两位挂职校长通过交谈求教、阅读教研课改文本、参加集体备课、观摩课堂教学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了解、关注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的教研课改工作,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蒋玲丽副校长与挂职培训校长交流能效课堂建设
一是能效课堂建设自成体系。学校在教研课改道路上不断摸索、总结、完善出成熟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能效课堂”概念及其十条意见,即面向全体、聚焦能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注重参与、乐学会学、运用技术、讲练结合、作业适当、渗透育人等,落实能效课堂特别强调:杜绝被动灌输,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杜绝简单翻炒,要以培养高阶思维为目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坚持“三个导向”,即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能力导向,解决课堂教学中知识把控、时间分配、教学效果、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
挂职培训校长参加数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备课
二是开展集体备课务实有效。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集体备课遵循“三固定”原则,即集体备课人员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在推动集体备课实践中,学校有两个特别有效的措施,促使集体备课外显于形、内落于实。具体而言,就是超前备课,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组长超前(最低是一个星期,甚至是一两个月)安排学科组成员完成第一次个人主备。学校教科室主任亲自督查各学科组的集体备课情况,督查的内容是人员是否到岗,第一次主备教案、课件是否完成,学科组成员课堂课外习题是否完成,记载留存好督查情况,利用微信等途径现场进行通报,实现了“马不扬鞭自奋蹄”理想效果。
李强校长(正中)坚持推门听课
三是推行推门听课点评结合。学校规定,每学期校级干部听课在30节以上,分管副校长听课在40节以上,中层干部听课在25节以上,负责教学教研中层干部听课在35节以上,教研组长、学科督导、年级组长、支部书记听课在20节以上,备课组长听课在15节以上,学期末由教科室组织检查并向全校通报。低效课、无效课教师由教科室、分管校长约谈。推门听课能做到听课必评课,结合能效课堂建设十条意见逐条点评。
智慧教育课堂示范课
四是积极探索智慧课堂建设。学校全面运用智慧技术,变革教与学的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优质资源共享,推进规模化因材施教;搭建智能化学习平台,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助力减负增效提质。
课题研究成果
五是加强课题研究和资源库建设。学校倡导教师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用小、实、新的微课题方式有效破解课堂教学难点。编写好分层作业、课后服务、培优资料,每年完善、积累并上传优质课件和教案,建立校本化资源库。
四、实施温度德育,引领健康成长。
青青园中葵,“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优秀学生”,是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一直在践行的办学理念。让学生成为有“正气、朝气、灵气、底气、才气”的阳光少年,是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的育人目标。
德育课程宣传栏
一是构建德育课程。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素质+个性,规范+创新“为办学特色,构建了分层、分类、可选择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开设了“五自”养成课程、校园“五大节”活动课程、“学科+思政”红色课程、“心理+”特色课程、经典阅读课程、志愿服务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社团活动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为学生自主发展、多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德育活动剪影
二是创新德育活动。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创新性开展了研学活动、校内实践基地、校内劳动实践、垃圾分类社会实践、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寻访红色基因、艺术展演、红歌合唱比赛、“诵湖湘诗文 铸红色精魂经典诵读”比赛、校园“三独”比赛、创作百米画卷、英语剧大赛、英语趣配音等多类别、重实践、提能力的活动,为实施温度德育注入了恒久的生命力。
家校共育迎会考
三是注重家校共育。学校注重加强与学生家庭、与社会组织的紧密联系,不断优化协作方式,形成教育合力最大化。让家长走进校园,共话教育,传递责任。充分发挥家委会、膳食委员会、特约监督员的作用,学校邀请家长到校观摩学生的“一日校园生活”,进一步促进家校协同育人。
分层布置学生作业
五、建立作业架构,落实双减政策。
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建立作业形式基本架构和“滴水穿石小作业”体系。作业形式基本架构涵盖各个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其基本架构有共性,更具特性。比如语文作业的基本架构是:每日一读(现学课文读三遍+背出一小段);每日一写(每日完成一个写作小任务、完成一个抄写小任务)。如数学作业的基本架构是:每日三选一(每日一算、每日一题、每日一讲)。作业实施分层布置,要严格落实“独立、限时、更正、质疑、解惑”具体要求,由教务处检查落实,组织每月分享展示。分层布置作业的具体内容是:基本能力作业是面向年级后60%—70%的学生,是为了夯实学生学科基本能力和素养;创新能力作业是面向年级前30%—40%的学生,是为了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有利于拔尖人才的成长。分层布置作业呈现着相对固定、时间持续、量少而精、针对性强、选择性灵活等特点,真正落实了国家的双减政策。
回顾长沙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的挂职培训时光,这段经历充实了我们的大脑,丰富了我们的阅历,拉长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不断成长成熟。这段挂职培训虽然即将结束,但是对我们而言,它不是句号,因为它激起我们新的热情,增加我们新的智慧,强化我们新的责任。
今后,在教育振兴的背景下,我们必将牢记教育宗旨,更新教育理念,开拓教育视野,创新教育途径,驱动教育力量,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汗水和光热。
(谭公明 王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