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研”以致远,5月23日,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03期如约而至。阳信县第二届科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教体局教科研中心马晓黎科长的带领下参与了本次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一是三节课例展示及教学反思;二是徐亮主任评价;三是卢巍主任总结。
第一节课是青岛基隆路小学李娜老师执教的《认识太阳》,首先课件出示要求,明确整理资料的方式和方法,引导部分只在课前搜集了资料,但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分析、概括、整理资料的同学进行思考,结合填制探究单,明确思路。自主探究环节,导入谜语、引出太阳,归纳整理、细研太阳,畅所欲言、分享太阳,明确特点、总结延伸,开放性课堂吸引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第二节课是青岛大学路小学辛文韬老师执教的《太阳系》,由学生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介绍冥王星定义为矮行星的过程,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活动中化繁为简,通过画图的形式降低操作难度,引领学生逐步建模,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搭建了平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第三节课是由青岛市胶州市洋河镇洋河小学陈娜老师执教的《日食和月食》。本节课有四个教学环节,首先是情境--聚焦:交流对日食月食的理解;其次是方案--探究:(学习进阶)设计实验-模型建构-实践探究-验证猜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然后是交流--评价: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比;最后是拓展--应用:为什么我们不是每个月都有看到日食或月食呢?为什么观看日食有最佳观测点,注意事项有哪些?另外,陈老师通过改进自制教具,让学生以第一视角实践模拟日食发生的过程,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接下来是专家点评,青岛市高级教师、齐鲁名师、山东省科学学科兼职教研员徐亮老师做了精彩点评。徐老师对照课标要求,基于课堂教学,对三节课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评价。三位老师教学设计用心,各具创意特色;教学环节完整合理,重难点突出,符合进阶要求;活动内容的设计针对性强,面向全体学生;课堂评价及时到位,提高参与度;重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思考并解决问题,融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内容,可圈可点。
活动最后,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卢巍主任做总结。卢主任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精准的分析。她指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基础;要帮助学生收集证据,并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得到的信息;要重视一些字词的理解,比如太阳系具体包括哪些天体等,要给与学生准确的指导;要重视培养学生在模型认知和模型建构方面的科学思维,比如对太阳和太阳系的认识,对日食和月食这样的变化现象的认识等是不同的;影响的规律是什么?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如何认识事物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们全体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小学科学教师们也必将再接再励,兢兢业业,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上不断开拓创新,努力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