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中心校 教学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杨林中心校教师基本功修炼之《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探究》研讨活动

创建于2023-05-09 阅读893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突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023年5月9日上午10点在张忠刚校长的带领下,由教学校长朱红艳和师训主任张春英统筹安排,我们根据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开展《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探究》研讨活动。

  希望通过此次研讨活动,理解“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理念,明确“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目标,探索课堂教学基本策略,从整体意义上提高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能力。

  “空间与图形”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们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小学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和图形与位置等。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推理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其空间想象能力。今天,我们六位数学教师结合本年级的教学实践,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做了系统的论述,进行了总结。

一年级

  王丽丽老师对一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进行探究。由于儿童认识几何形体易受到生活经验的影响,而生活中容易找到与几何体(也就是立体图形)相似的实物(因为物体的存在,大量表现为几何体的形式),但却难以找到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儿童认识几何形体要经历一个由粗略到精细的过程,即容易掌握和发现形体或物体的明显的外部特征,而常常忽略形体或物体的主要部分、局部和细微部分,难以掌握形体的定义。这与儿童的观察力是密切相关的。如,儿童说皮球、车轮是圆形的;积木、盒子是正方形的。日常生活中,说一个物体是“圆的”“方的”没有严格区分清平面与立体)。可见,对于儿童来说,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因此在一年级上册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册安排了平面图形的认识。

  王丽丽老师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有涂色的,有统计同类图形个数的,有分解和组合平面图形的,有拼摆有趣的图案的,有沟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关系的等等。这些习题在培养学生发展问题的能力、空间知觉、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二年级

  何璐老师对二年级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这四部分内容。在空间与图形这一方面,本册安排了“图形的运动”这一章。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运动现象,所以用“运动”更加直观易懂。其次更加突出了从运动的角度刻画图形。那么第一学段的关于“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我们将如何把握教材呢?何璐老师从课标要求、新旧教材的对比、习题设计特点等三方面进行说明。

三年级

  赵明月老师对三年级的空间与图形进行的探讨。

  赵明月老师对三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不仅渗透了数学的思维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积累数学活经验、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机会。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也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能力的有效活动。

四年级

  张淑慧老师认为在小学数学当中,进行基础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也需要增加适当的学习经验。比如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当中,不仅需要使学生了解内角和为180度,也需要使其可以灵活使用基本定理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到实际操作当中,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自身灵活使用知识的能力。

五年级

  王永臣老师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观察物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在观察物体的活动时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观察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能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合作意识的培养,突破课堂重点和难点。

六年级

  王泓老师对六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王泓老师在教学中还带领学生进行了更加高效的巩固以及复习活动,建立高效的教学评价以及课堂评估体系,运用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教学平台来开展更加高效的信息搜集和教学评价活动,促使学生对所有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对课堂游戏以及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使得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探究工作更加便捷和高效。

  此次活动虽然接近尾声,然而我们为数学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我们将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

阅读 8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