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温馨恬静,春风和煦轻柔,五月天光明,万物皆可爱。2023年5月23日早上七点半,嘉应学院文学院的学子们如期到梅县宪梓中学开展第二天的见习活动。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来到梅县宪梓中学,同学们发现这里有很多励志标语,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在讲台的上面也高高悬挂着励志话语。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渗透、持久、选择性地形成学生的人格,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深远的意义。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加强对班集体的建设,可以使得学生更加快速地融入到校园学习之中。利用课间时间,同学们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工作向老师们“取经”,老师们耐心地与同学们讨论、解释,经过这次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不仅学习到了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班主任的切实方法,而且还认识到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为体验和学习教师的课后工作,同学们主动“请缨”,在老师的允许和指导下,帮老师批改作业。初中学生各具特色的作文,让同学们感到有趣之余,也给每个人上了一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批改作业,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熟悉了语文教师的工作日常。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伟大的悲剧》
在《伟大的悲剧》课堂上,罗老师主要把课文分成四部分进行教学。首先,罗老师先跟同学们讲解了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指出本单元主要是以浏览阅读为主。接着又让同学们思考:一想到南极,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随后又让同学们阅读课文时带着两个问题:《伟大的悲剧》,“悲”在哪里?“伟大”又在哪里?在课堂中罗老师循循善诱,逐步地让同学们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个故事。最后得出了结果:“悲”在这些探险者们都在探险的过程中死去,“伟大”在他们勇于探索的心以及执着的追求。让学生们知道英雄的身上永远闪耀着伟大的光芒!罗老师课堂氛围活跃,一提出问题同学们都会积极的参与讨论;当学生回答问题时,罗老师总是会耐心的点拨一下学生,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思考问题。总而言之,罗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活力,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王和民
评讲课
一上课,老师首先就让学生们准备默写要求背诵的五首古诗——《游山西村》《登飞来峰》《望岳》《己亥杂诗》《登幽州台歌》。合上书本,同学们就纷纷低头开始在本子上默写,一些同学时而抬头露出思索的表情,接着就又埋下头去,老师则站在讲台上或走下来巡视,用专注的目光观察学生的举动。默写完之后,老师让同桌之间认真互改,并提出古诗的学习遵循的是先学后讲的策略,让同学们要提前自行预习背诵。接着开始讲评试卷,点名表扬了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还特别表扬了两名作文得高分的同学。接着老师就带着同学们着重分析欣赏了两位同学的高分作文,从语言表达和立意两方面解析了作文的优点,让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也学习了其他人的优点,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曾维城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登飞来峰》
在今日的见习过程中,我听了初一(30)班杨文老师的授课。他讲的是《古诗词五首》的《登飞来峰》。
杨老师先是回顾了上节课学习的课文《望岳》,运用了课前齐背、挖空问答以及重点再现的方法巩固学习,辅之以慷慨激昂的语气。这对于我来说还是颇感新奇的。
在新课讲授的部分,杨老师先是就任务群让学生自助探究课文的内容。他很让我关注的一点在于,他并没有直接问学生相关的问题,而是先让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畅所欲言。这正是一种增进师生关系以及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的好办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到了诗句的具体分析部分,杨老师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他十分注重诗句的结构,认为把握诗句的结构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对此我也是持相同的观点。最后在总结文旨的部分,他不仅解释了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情感,还把它进一步升华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告诫学生们要不畏困难,敢于攀登,勇往直前!
这堂课我听完是受益匪浅。一方面这位老师诠释了什么叫做“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如果不是如此之热爱,那就不会有他慷慨激昂的授课,更不可能以这种方式感染同学们了;另一方面则是他的“放手式教学”,杨老师是通过激发学生自己的探究精神来进行教学的,并不是直接照着答案念。这对于现今提倡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都是有利于推进这一进程的。总而言之,教师的个人风范有时也不失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黄昊
《登飞来峰》
今天是前往宪梓中学向一线教师学习的第二天,由于在第一天便聆听了廖海英老师的课堂教学,自觉这位老师在教学方面有过人之处,便继续向这位老师学习。
这节语文课在教学新课前是进行了旧课的复习,廖老师要求学生们背诵《望岳》该诗,并及时补充复习有关“四联”“律诗”等相关知识。在我看来,廖老师正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重点知识。同时,廖老师也不忘向学生进行人生观方面的引导,激励学生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廖老师在该课堂上着重讲解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在一开始,廖老师便播放一段轻缓却又高昂的背景音乐,并要求学生在这个节奏下朗读该诗,初步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出的情感。之后廖老师又拿出一个趣味小游戏,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诗词。这一方式令我大开眼界,因为它不仅提高了班级体的活跃程度,使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其中,就连班级里的一些“后进生”都跃跃欲试,这一方式的效果无疑是显著,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在廖老师的教学课堂上,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整个班级的氛围如此之好了,无论是在听课率还是在班级文化塑造上,廖老师做得很好。她不仅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塑造品格,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她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互动合作、共同进步的氛围中享受语文之美、感受人生之美,这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的。在课改形势的大潮流下我们更应学习一线教师的经验,相信在我们的理论知识与一线教师的经验的有机结合下,能够在今后培养出更多的国家栋梁。
——沈梓煜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top.ea6633f.png)
第二天的教育见习活动在下午四点落下帷幕。在第二天的见习过程中,同学们对此逐渐熟悉了起来,与在校学生打成一片,精神也更为饱满和集中。加之今日初夏的烈日收敛了几许,凉风轻抚人的脸颊,不由得感到心旷神怡,倍感振奋。
文字:陶子翀 王和民 曾维城 黄昊 沈梓煜
图片:黄汉庭 张希文 陶子翀 王和民 曾维城
编辑:陶子翀
审核:沈露儒 朱银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