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于行 研学于心
学在旅途 乐在其中
太师附小149班研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有字之书,亦读无字之书
过去,书本是孩子的世界
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
每个孩子都是梦想的探路者
每个少年都是理想的建造者
每一次研学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每一次改变都是一次未来的期许
5月20日迎来了我们太师附小三年级149班的研学之旅
为了更加了解农耕文化,感受科学力量
我们此次研学的目的地是太原稻田公园
稻田公园是集生态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园林”
坐落在小店区稻田如海的意境中
站在稻田如海的农作物环境中
人的心情豁然开朗
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这种感受和体验
是在城市当中难以经历的场景
第一篇章 筹备
研学前家委们用心的帮我们准备了很多惊喜,一起来看看吧!(这其中一定少不了家委们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的帮我们安排研学行程、保障出行车辆及安全、定制专属帽子、条幅班旗、分组.....各种我们想象不到的琐碎事宜。)
潇然妈妈很用心的帮我们手绘了属于我们149班的独有班徽!嘉兴妈妈帮我们将漂亮的设计一一落地,于是我们拥有了干净整洁创意十足的班旗、条幅、名字贴。
瞧这班旗上有王老师对我们寄予的厚望!
家委们还帮我们设计了在干净漂亮的班旗上印上我们五颜六色的手掌印,简直太有创意啦!
瞧!这是属于我们149班的独特旗帜,寓意着我们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第二篇章 启程
早上七点我们准时集合,热情洋溢在每个人的心头。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出发的大巴车。
开心溢于言表!
旅有所见,行有所获,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承载的不只有风景,还有我们对此次研学的期待。
第三篇章 抵达稻田公园
抵达时凉爽的风吹不灭我们的熊熊研学心!
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整整齐齐,我们要记得我们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团队,时刻把集体荣誉放在心中!
第四篇章 稻田萌宠乐园
近距离接触小动物
第五篇章 民俗文化研学馆
民俗研学馆是一个记忆的盒子
看!我们听的多认真!
第六篇章 老电影馆
这里的观影环境和我们现在的无法比拟,据说我们爸爸妈妈小的时候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看电影的。电影以较低的清晰度和较简单的场景呈现,真的不得不感慨我们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第七篇章 DIY米糕制作手工研学
体会过劳动的辛苦,再享受劳动的果实。由专业的老师亲手教我们用大米做成香甜软糯的米糕,犒劳我们的付出。而米糕的制作结合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在拓宽知识体验的同时也增强了米糕的美观。
第八篇章 享用美食
临近正午,饥肠辘辘的我们等待午餐的到来。与此同时,餐厅里香气四溢的饭菜早已准备就绪。
瞧,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呢?!大家能聚在一起吃饭,这个机会是多么难得呀,看到身边一个个熟悉的同学们,突然间觉得连饭菜都是那么的香甜。餐后我们自己动手将餐盘放到了指定地点,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长大啦!
第九篇章 乘坐小火车
欣赏田园风光
我们乘坐有轨小火车环绕稻田公园一周,徜徉在绿油油的稻田中,切身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欢语,也充分感受到田野的希望。
第十篇章 稻田城堡🏰
稻田城堡乐园是一个放松畅玩的城堡
在这里我们解放天性
一起玩
一起笑
一起闹
一起长大
最美的童年时光
最纯的友谊
愿我们童心不泯
所愿皆甜
世间万物都用心去听、去看、去感受。阳光斑斓,微风含香,我们与四季,皆是向往。
第十一篇章 稻田艺术体验馆
走近稻田艺术体验馆,“晋献嘉禾”四个大字随之映入眼帘。馆内最吸引我们目光的是展馆中心以“碗”为造型的互动体验区,摆满的盘碟轻轻一碰就变成一道道“佳肴”。还观看了稻米的一生;在互动答题区,了解到了更多有关稻米的知识;观看万花筒和巨幅画卷,了解稻米的营养成分。
我们一起观看了《袁隆平简介》及水稻相关知识影片。通过影片了解袁隆平爷爷的一生,浅识水稻生长知识,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当然也了解到杂交水稻的种植研究并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还有丁颖、黄耀祥等这些稻田里的追梦人共同完成!。
“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愿我们不负前辈那一句“希望你们比我们更强!”
“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曾这样描绘晋祠稻田之盛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众多千古佳句。
大厅的互动展示墙讲述了稻米从一粒种子,如何变成人类的“盘中餐”的过程。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也懂得了“粒粒皆辛苦”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一路上我们是探索者,是研究者,是一群小小观察者。
第十二篇章 自由活动
从开始的羞涩
到最后的解放自我一起high跳
我们享受其中
第十三篇章 领取香甜米糕
第十四篇章 回程
回程的大巴车上我们聊着梦想亦是欢声笑语,但多了一些意犹未尽和恋恋不舍在其中。一路上我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香甜米糕,还有甜馨妈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鑫炳记太谷饼、槽子糕,喝着瑞阳妈妈贴心为我们准备的解渴神器矿泉水,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甜!
有研有学
大自然和社会都能成为课堂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
让我们在“玩”中学
在实践中体验
在感悟中升华
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
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
经历是最好的成长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研学过程中
有伙伴
有欢笑
更有一路的好风景
快乐的研学旅行充满了好奇
快乐不仅在当下
将会一直持续
研学的意义尽在潜移默化中……
以农耕为媒
让自然为师
学农寻本
快乐实践
本次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气氛高涨
让我们响应习主席的号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进自然
了解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内涵
更让我们走进中国文化的传统根源
了解现代农业
尊重民俗文化
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再次感谢我们八位家委尽心竭力的付出,有你们是我们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