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2023年5月19日,多位教育同行及领导、关心教育的家长走进港城中学的生物课堂,一起领略生物学的妙趣之处。
初一级苏华珍老师在《13.2预防传染病》的课堂上,采用精致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内容吸引学生,重难点突出;用湛江抗疫情视频导入,提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预习反馈采用连线、希沃游戏的方式来实现,能减轻学生的课前负担,又能提起学生兴趣;教学手段多样,有视频展示、小组合作、学生小品表演、希沃游戏等,效果好。如:重点内容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和扩展延伸-艾滋病,通过视频展示,学生学习轻松,又能突破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通过小品和希沃游戏,形式比较新颖,通俗易懂,使学生学得快乐。
初二级吕华容老师在《第9章 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复习课上,大胆创新,改变常规复习课上先由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然后再做相应的选择题或填空题的练习模式。针对“考点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和“考点二:心脏和血管”这两个相对比较简单的考点,利用希沃软件的课堂活动功能,设计了“选词填空”、“判断对错”和“分组竞争”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考点三: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考点四:血液循环中的物质交换”这两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内容。在难点突破方面,先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回顾相关知识点,再通过希沃中“选词填空”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辨认血液循环图中的结构名称,再用让学生上台对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排序的方式进行练习,并且要求学生对每个器官或结构内流的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进行判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针对考点四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前让上课班级的四名学生录制好配音,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听,判断每段录音讲述的是哪个器官的生命活动,播放时学生听到熟悉的声音,课堂氛围再次活跃,最后通过拖动物质名称,让学生直观看到血液流过某个器官时物质的变化,更利于难点突破。考点三和考点四的即时训练是让学生完成三道针对性强的选择题,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每个希沃活动的题目都有引导学生纠正错处,注重教学效果,不流于形式。在挑选学生上台展示的环节使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选取学生,形式新颖,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氛围好。本节课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较好!
高中备课组徐爽老师在《染色体变异》中采用真实情景导入让人耳目一新,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徐老师在本节课巧妙地通过视频、小组讨论、学生上黑板展示来推进课堂。在推进过程中,有问有答,使课堂有深度,有逻辑,整节课堂生动活泼。本节课沿着“创设情境—明确原理—总结归纳—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一条主线,将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等内容清晰、完整地与学生一起合作学习并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思路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助于学生更系统、全面的建立起新知识的框架。
开放日是日常教学的一个缩影,集合备课组内每位老师的教学经验,展示高效有趣的生物学课堂,重视多种信息资源手段的利用,适当体现最新的学科进展,强调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