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名优教师带徒第五小组第三次集体活动

55
创建于2023-05-22
阅读 32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为了加强教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研促教,我们在延昌小学进行了本学期第三次名师带徒活动。

一、课堂回顾

1. 戴琼瑶老师的《蜗牛爬井》一课,通过一段动画短片导入,创造了一个蜗牛爬井的情境(上5下4),让学生在情境中猜想蜗牛要几天才能爬出井。接着引领学生动手去验证猜想,先让说一说并演示蜗牛爬井的过程,并用箭头记录下来,再让学生尝试列式解决。得出结论后反问猜想错误的同学有什么地方地方没有考虑到,强调了最后一天的特殊性。然后又创设了新的情境(上3下1),比较总结解题方法,把蜗牛爬井的过程分成前几天和最后一天两部分来思考。课的最后戴老师出示了算式:3+3+3+5=14(米)让学生编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同事也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

2.应茜伊老师执教的《蜗牛爬井》一课,从一道简单的除法算式引入 。通过爬一爬,画一画,说一说,让学生自主探索,爬一爬的过程中,展示学生错例,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微课视频展示,展现蜗牛爬井的过程。接着展示画图,一种方法是用上下箭头,画出了蜗牛具体的爬行过程。另一种方法是精简的画法,只需要画出每天上爬的情况,通过两种画图的方法对比,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最后通过画的图请学生思考列出算式,一种是正着思考,前面一共爬了几天再加上最后一天,另一种方法是倒着思考,最后一天不会下滑,减去最后一天爬的距离,再计算剩余的里面一共有几个这样的每一天,再加上一天,再次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引发学生思考。

两位老师不同的导入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理解上爬和下滑的关系。不管哪种导入,基于学生的基准点,都起到相应的作用。在探究过程中,两位老师都采用了画图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突破一天一夜蜗牛实际上爬多少米的难点,建立模型,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画数学的学习能力。

3.胡赛赛老师《数与代数整理与复习》一课,以数轴建立数概念几何模型。借助没有刻度、没有数字的数轴,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数进行整理,学过的数在数轴上都有一个确定的点与之相对应。数轴与数相结合,既直观形象,又简单明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数的概念和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积累借助图形表征数学概念的经验。

4.陈恩珠老师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理和复习》一课,先出示了0.64  6.39  6.4  6.40这四个小数,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联系,同时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在学生回答完整之后,从6.4和6.40出发,结合数位顺序表,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同时也联系了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再利用0.64和6.4这两个小数,复习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变了,计数单位就变了,小数的大小也就变了。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计数单位的重要性。

二、观点报告

.蒋斌老师观点报告《课标新变化,赋能新课堂——新旧课标变化对教学的启示》从2001 版强调教师教什么,2011版强调教师怎么教到2022版强调学生怎么学,从关注教师课堂组织角度慢慢转换到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课堂,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需要不同侧重点的关注。2022版新增了一个核心词:量感。从核心概念到核心素养的变换,不仅是词语的更替,更重要的是理念和目标的不同,数学教学开始由“以知识为本”转向“以素养为本”。蒋老师以比的单元复习为例,教师同事出示三道题,将不同类型的题目找到同样的解题方法, 这就是复习课的任务,将不同知识点用一种方法进行沟通联系。除了核心素养中新增量感的提出,大单元也是比较热门的讨论点。新课标为我们描绘了未来教育的一副美好蓝图,但从新课标到新教学有一个“教学落差”,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探索去发现。

三、导师点评

伍道来导师点评:戴老师和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画图策略的形成,能够顺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去画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优化,在突出数学的本质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主题地位得到凸显。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学生汇报的组织上可以进行适当得调整,同时呈现学生不同的画图方法,在解读图的过程中体会图的合理性,在不同图的比较过程中优化画法,可能会比逐个汇报要来得高效。胡老师的《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一课,以一根数轴为主线很好的将众多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让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理解,构建完善的网络知识体系,有效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陈恩珠导师点评:今天胡老师呈现的《数的认识整理复习》一课习题的设计让我印象深刻!紧紧围绕着5个数据展开:先是“下列括号中可以填什么数?”再到给这些数在集合中分类,最后到a/5应该填在哪里?为什么?这样一层又一层的展开,让学生在知识的深度上有突破,广度上有加强,实际应用上有提高,是非常具有思维含量的“好题”!兼具综合性、拓展性和实践性!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多思、多想、多尝试挖掘设计这样的好习题!

蒋斌导师点评:蜗牛爬井一课,两位老师不同的导入,戴老师是从故事出发直接出示例题,而应老师是先从简单的一道除法算式入手,井6米,每天上爬3米,几天可以爬出井;两者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上爬和下滑的关系。不管那种导入,我觉得应该基于学生的基准点,采用不同的起点导入都有它相应的作用。在探究过程中,两位老师都采用了画图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突破一天一夜蜗牛实际上爬多少米的难点,建立模型,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画数学的学习能力。两位导师的复习整理课,都采用了边练习边回顾整理知识点的方法。胡老师采用在数轴上,从0出发,区分正数负数,自然数,因数倍数等知识点,陈老师则从找四个数的联系,回顾小数意义性质、大小比较以及估算等知识点。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调计数单位,纵向的为后续学小数乘除法做铺垫,同时也横向巩固运算方法。两位老师都是通过串联题组形式开展,避免了复习课中枯燥的做题模式,使学生在对复习知识点过程中,能架构本单元的知识点线,在脑中能较好的形成思维导图。

四、学员评课

阅读 32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