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从S31托克托收费站出来后,视野马上变得宽阔起来。刚才还是满眼的黄土沟壑,现在已是一马平川的广袤平原了。
《从托克托收费站出来,已经是一马平川的平原了》
沿国道G512西行10公里左右,路边出现了一个“河口老刘炖鱼”的简陋指示牌。高德地图指示左转,我们今天预定的目的地内蒙古托克托县双河镇河口村就要到了。
下国道,眼前是一条仅够两辆车擦肩而过的水泥路。路很糟,坑坑洼洼裂的一塌糊涂。两旁是水塘,不过大部分是干涸的,塘底除了板结的黄土外,还有一片片白色的结晶物。
路的尽头是个村庄,远看是星星点点的白色。接近才看清那是一栋栋白色的院落。白的墙,红的瓦,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艳丽、明亮及一种有别于山西传统村落的简约。村口的水塘里终于有了水,车穿过时,突然有了一种摇弋的感觉。
进村后路也变得宽了一些。曲曲弯弯的村道旁是一个个的方形的院落,院墙像是刚刚涂刷了白色的涂料,很新也很干净。房顶是红色的片状瓦,颜色的对比非常强烈。再往里走,发现更多的院墙涂成了红色。红墙红瓦虽然很靠色,但夹杂在间或的白墙中显得跳动感极强。
房屋和院落的建筑风格很简洁,没有雕梁画栋,甚至必要的装饰都没有。一切直来直去,没有多余。当然,院落与院落的连接,建筑群与建筑群之间的连接也显得拉跨稀松,这样的村子缺少贯通的气场。没有整体感,聚不起气来,这是我的第一印象。
《来到了河口村》
河口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黄河北岸,很早就作为黄河的重要津渡。如南北朝称君子津,元朝设水驿,嘉庆十二年设镇,清康熙年间设官渡。清代中期以后,草原屯垦逐渐放开,黄河水路贸易也渐次放开,从宁夏的磴口到托克托河口形成了长达几百公里的黄河河运带。许多晋陕商人在这里上船下船,将内地的茶叶、布匹丝绸运来,又将这里的毛皮和牲畜运出,北方的丝绸之路就如此这般地进入了鼎盛时期。
开始时行商居多,后来坐商增加,船运也开始发达起来。于是河口镇出名了。
《河口村示意图--正好在黄河的拐弯处》
从地势看,这里是黄河的转弯处,流沙少,水势相对平缓,有许多泊船的港湾。所以就成为了重要的码头和商品集散地。它上行可达宁夏的中卫,下行到山西的河曲。故河口曾经繁盛一时。
但道光三十年(1850)河口遭水患,民国十二年(1923)平绥铁路绥包线通车,加之水患与匪盗侵扰,河口码头的功能便转移至包头。水运渐衰,往来商船锐减。河口村商业从此一蹶不振,再无起色。
1938年10月,托克托县日伪县政府成立,河口镇改为河口村。解放后虽有变动,但河口仍是村,目前是托克托县双河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村里有原禹王庙、龙王庙、财神庙、关帝庙等等众多庙宇,但全部毁于文革。没有了积淀,河口村就显得苍白了。
村委会的院子很漂亮,门外的空场上坐着几位晒太阳的老者。我们下车向他们打听此地是否有一个黄河上中游分界点的碑,他们大致的指了一下方向,其他的话因口音太重没法听懂。
《村委会的院子》
《正在晒太阳的长者们》
河口村成条状,平行于东西走向的黄河。出村向南1.5公里是河堤,中间有大片的农田。河堤高出地面3-4米,高出黄河水面也是这个距离。站在堤上看黄河,河面宽度有300-400米左右,水不急,但黄黄澄澄的。河的南岸是内蒙的准格尔旗,地是平的,没有山。
《村南的黄河大堤》
河边有一条路,沿河东行,发现一块写着“呼汛”的标牌,牌子上标有459的数字。猜测应该是呼和浩特界内的黄河防汛公路,下面的数字为公里数,说明这条路到这里已经有459公里了。
再沿路向东行,不远处有一座跨黄河的大桥。开车到桥下,“呼汛”路标牌下的数字变成了457。一块石碑立在桥东250多米的地方。下车细看,正是要找的的那块分界碑,上面刻着几个大字“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有一个黄河全境的示意图,我们的位置正好在东西向的河套地区向南北向的晋陕大峡谷转弯的拐点上。下面有一行稍小一点的字写到“北纬40°13′10″东经111°11′04″”。这应该是我们现在的位置。
《距河口村4.2公里的黄河上中游分界点碑。这里也是黄河的拐弯处》
《合巨滩黄河公路大桥。找到这个桥就找到了分界点的碑》
查,此处距河口村4.2公里。头顶上的大桥为合巨滩黄河公路大桥,宽12米,长2.1公里,连接鄂尔多斯,准格尔和呼市,2010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