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春意荡漾,正值最美人间五月天。为加强互动交流,共同成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023年5月8日,伊宁市第二十八中学小学部欧阳慧、梁馨予、胡芳、刘蓉四位教师分别来到南京市江北新区鼎泰实验小学、南京市浦口区永宁小学参观交流学习,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听评课和学科交流活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5月8日、5月9日,鼎泰实小践行核心素养下的新课堂模式,由郭娟娟、陈燕、王圆圆、丁媛媛四位老师及我校梁馨予老师进行了优秀课例展示,老师们的课堂精心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精彩纷呈;营造了“学生主动,思维活跃,课堂生动”的氛围,充分展现了鼎泰实小和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八中教师的风采。
为促进深入交流,在本次活动中鼎泰实小还邀请了南京市晓庄师范学院的王宗海教授进行童向朗读指导课《神奇的三读法》展示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童向课堂》专家讲座。王宗海教授从“什么是童向课堂?”入手,与老师们交流了对于朗读指导的几点思考何方法,字字诚恳,句句真切;畅谈朗读指导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内容充实丰富,真挚动人。
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的张敏主任为我们带来了新样态课堂:指向儿童语言生长的单元整体教学--基于单元理念的模块化解读与分享,专题讲座针对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对症开方,用他的教学经验和真情厚意打动、温暖了在座的伊宁同仁的心。
鼎泰实小的校园充满文化气息,学校绿树成荫,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景,让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学校设计了富有个性的书法长廊、读书壁画、开放书吧、墙壁展板等。学校已经是南京市园林式校园、节水型校园、智慧校园,让学生在环境优雅的校园里享受读书的乐趣,营造读书的氛围。2023年,鼎泰实小师生携手对校园部分空地进行了“微改造”,开辟出一片“鼎呱呱生态小农场”,鼎泰实小通过开辟“开心农场”,落实劳动教育,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让学生们以劳动为荣,一起收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快乐。
双宁同心
教育同行
共向未来
为推进新疆伊宁市第二十八中学和南京市浦口区永宁小学两校更快、更强发展,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两校教育对口共建校于5月10日-12日开展了第一次交流跟岗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为确保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永宁小学提前谋划、提前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切实可行的跟岗交流实施方案。
手牵手,心连心,双宁共育促成长。在张雷副校长的组织下,我校四位教师与永宁小学指导教师举行了结对仪式。
学科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孵化场,5月12日上午,我校跟岗教师与江浦实小集团校教师们齐聚一堂,开展了基于“善学”课堂的微主题式教研实践——数与代数课例研讨活动。
热烈的对话、研讨,每一次的思维碰撞,是分享、梳理和提升,也是吸纳、借鉴与完善,更是搭建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桥梁。
潘晓菲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以真实问题情境为桥梁,理解小数的意义,达成学生思维的进阶。
史玥琪老师执教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二年级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我校欧阳慧老师为江浦实小集团校展示了大美新疆的异域风景和伊宁市第二十八中学《四级梯队式教研组建设》的宝贵经验和优异成果。
集团校兼职教研员毛善琴主任以今天的两节课例为样本,为集团校数学组老师们解析《低中年级数与代数的变化与教学方式改革思考》,实实在在的案例,让老师们收获满满。
在5月11日的跟岗学习中,语文、英语学科也都开展了高质量的教学研讨活动。
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课程是学校发展之根。5月11日下午,高久勇书记结合学校发展概况、办学理念以及文化建设、乒乓特色课程、手狮非遗社团等方面带领我校跟岗教师进行了学习参观。
通过跟岗学习,我们也将南京浦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手狮舞带回了伊宁市第二十八中学,让南伊两地的特色文化进行融合,做到文化润校、文化润疆。
5月12日下午,两校青年教师们齐聚校会议室,大家围绕学生教育焦点问题、课程构建、教师职业专业规划、教科研工作等进行交流分享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心中,把大家从教以来的优秀经验分享,以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双宁教育的共同发展。
5月12日下午,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让老师们领略扎染的魅力。我校跟岗教师和永宁小学的青年教师们齐聚三楼扎染室,共同体验独具特色的扎染工艺。
来自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的刘鹏老师详细介绍了扎染工艺的基本知识、扎染特点和制作技巧。老师们兴趣浓烈,目不转睛地学习着每一个步骤。
捆扎布料、浸水染色,一张张洁白的布料被老师们的巧手赋予了五彩斑斓的灵魂。
在扎的过程中,细微的变化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充满了挑战与无限创想,老师们用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感受着传统文化扎染的魅力。
行程满满的跟岗学习计划,细致周到的生活安排,我们和永宁小学的教师们,都在共同进步和提升,拓展彼此的教育视野。两校今后还将继续加强教育教学、文化建设、特色发展等多形式、全方位的交流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互融。
拟稿: 欧阳慧
编辑: 刘蓉
审核: 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