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石狮化学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2023年5月18日上午,在石狮市进修学校化学教研员蔡桂锋老师的指导下,高二化学春季教研活动在石狮市石光中学三楼录播室顺利进行。
首先,石狮市石光中学黄希老师和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吴晓艳老师给我们带来了题为《醛的性质和应用》的同课异构公开教学活动。
第二,评课研讨阶段。先是由两位开课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及教学过程的体会与课后反思进行分享。
接着,由高二化学26位教师组成的四个方阵,分别从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对本节课进行二级研讨,各方阵老师经过内部交流讨论后选派代表总结发言进行三级研讨,最后由石狮市化学特约教研员肖丽华老师汇总形成书面的评课记录进行分享。
第一方阵由石狮三中、石狮八中5位教师组成,研讨主题:学生学习维度(发言代表:石狮八中 施容老师)
黄希老师:1.课前有准备导学案,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提高学习效率;2.在探究醛的相关化学性质时,开展实验探究,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师引导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3.师生,生生互动较好,有进行有效的沟通,课堂氛围良好;4.稍有不好的地方是,黄希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应用型的作业,缺少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因为学生做实验比较激动,而且八人一组,有些学生可能没有真正参与进去,所以只需要课堂检测的。
吴晓艳老师:1.在进行醛的化学性质探究的时候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中得出结果,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内容由浅入深,学生吸收过程也会比较循序渐进。2.晓艳老师有去根据学情深层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3.在学生学情上,在导入醛的化学性质时不够有引导性,导入化学性质可以进一步优化。
第二方阵由石狮一中、石狮蚶江中学7位教师组成,研讨主题:教师教学维度(发言代表:石狮一中 邱佳琳老师)
黄希老师:
本节课以【引入】-【结构】-【物性】-【预测化性】-【实验验证】-【拓展提升】的环节入手,各个环节联系紧密,时间分配得当。思路清晰,重点分析了碳氧双键、C-H极性键对醛化学性质的影响。组织严密,容量适当。建议在拼接球棍模型部分可减少时间,在课前准备部分增加时间,让学生先优先熟悉。
该教师基本功扎实,语言简洁、板书工整结构化,互动较多,但是互动形式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实验的现象上。可增加互动形式,如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等。
该教师教学设计有思考有深度,亮点在于学习了醛羰基对醛性质的影响,类比酮与醛化学性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知识横向延伸。
吴晓艳老师:
本节课以【引入】-【物性对比】-【化学性质】-【游戏巩固】的环节入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其中从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引入,引发学生积极性,可带领学生从已知入手未知,从醇的催化氧化过渡到醛的性质。环节联系紧密,过程流畅。
该教师基本功扎实,语言幽默,教态自然,具有感染力。重点在银镜反应的现象做了强调,对比各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该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该教师具有应变能力,从学生角度出发,注重方程的书写。但在醛与高锰酸钾的反应方程式上耗时较多,弱化了醛与弱氧化剂的方程。建议调整时间分配。
第三方阵由石狮石光中学、华侨中学7位教师组成,研讨主题:课程性质维度(发言代表:石狮石光中学 王栋梁老师)
1、目标:黄希、吴晓燕老师的课堂,根据课程标准,预设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两位老师都根据醛的结构来预测醛的化学性质。吴晓燕熟悉高二教材情况,黄希老师更了解班级学生的学情。
2、内容:两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有适当的增减调整。吴小燕老师在课堂上增加新目标:乙醛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黄希老师将酚醛树脂缩合调到酚的学习当中。
3、实施:两位老师都醛的结构来预测醛的化学性质,并进行实验探究。两位老师的实验内容符合科学性、学生实验规范到位。
4、评价:评价方面。两位老师的评价反馈都比较到位。黄希老师运用奖品玻璃管对学生的互动进行表扬,吴晓艳老师设置游戏竞赛,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正面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教学资源:黄希老师利用有关醛、酮的科学前沿相关短视频引入新课,让学生进行有机物结构拼装。吴晓燕老师利用“有人喝酒千杯万杯都不醉、有人喝一点就面红耳赤”的与生活相关的短视频引入新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方阵由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石狮永宁中学4位教师组成,研讨主题:课堂文化维度(发言代表:厦外石分 曹洪吉老师)
1、思考方向:
黄希老师引导学生落实“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的化学核心素养,运用证据推理模型认知模型,培养学生学会用模型去认知未知事物的能力,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回答,效果较好。
吴晓艳老师运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展示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完成一项学习任务钩掉一项。学生学会宏观辨识,运用动画,从微观视角认知物质结构及化学反应的断键成键机理,课堂气氛好,与大单元教学相整合,做有深度的教学。
2、民主方向:
黄老师这节课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利用实验探究,分组恰当,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螺旋式进阶。教师走下讲台,耐心指导,层层深入,学生踊跃参与,与学生的互动有温度,有热度,课堂民主和谐。
吴老师利用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充分积极探究乙醛与酸性高锰酸钾、新制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性质实验,极大满足了学生的未知欲,成功的现象,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教态;让学生分析讨论不成功的实验原因,最终达到对知识民主认知的成功。
3、创新方向:
两位老师都很重视情景创设和实验设计,都有创意。黄老师通过视频“高科技CO2合成淀粉”,吴老师通过“喝酒脸红”视频,醛与H2加成、与O2加氧氧化的动画,让抽象变成具体形象。
两位老师都运用希沃白板,希沃投屏,希沃现场直播,拍照上传技术,晓艳老师还用到了蒙层,课堂活动互动小游戏,让课堂动起来,让希沃互动技术落到实处,是一堂很好的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好课。
4、关爱方向:
两位老师准备充分,语言流畅,能走下讲台,深入学生。学生探究实验,老师讲清实验目的,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等。两堂课都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积极交流配合,主动探究,氛围很好,师生互动多。吴老师还注重化学用语的书写,以课堂互动小游戏进行课堂评价,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5、特质方向:
黄老师素质好,教态亲切自然,循序渐进,“醇—醛—羧酸”大概念、大单元的教学理念充分抓落实,发挥醛的承上启下作用,作为深度教学的价态观、转化观要进一步渗透和加强。
晓艳老师首先进行“醇—醛—羧酸”大概念、大单元的整体知识框架搭建,然后以醛为核心线索,运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完成一个任务后钩掉一个,步步推进,树立元素的价态观、物质的转化观,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与无机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整合,然后迁移应用,进行有深度的教学,吴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强,气场足,建议难度稍降一些。
第三阶段为“大概念统领下中学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研讨。
首先,课题组负责人蔡桂锋老师对课题的研究过程、研究进度、课题组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做了小结。
其次,黄希老师结合《醛的性质与应用》这节课对大概念、化学大单元教学进行深刻的分析与阐述。
大概念统领下中学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SJGZX2022-01)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单元教学案例——醛酮糖
1、核心概念:化学大概念+大单元教学设计大概念是大单元设计的抽象核心思想,大单元是大概念的具体实施方案。
2、课标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注重以大概念为核心,整体设计和实施单元教学,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3、研究内容:研究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模式与案例
4、设计思路:①确定单元内容②分析教学要素③编制教学目标④设计教学流程⑤实施教学⑥评价、反思及改进
5、提炼模式:①教学单元规划②单元教材教法分析③单元教学目标④单元教学策略⑤单元学习活动设计⑥单元“教、学、评”一体化⑦单元作业设计⑧单元教学反思
6、教学案例——醛酮糖
本节公开课是“醛酮糖”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设计为四个环节:①初识醛的概念拼接醛的结构②根据结构推测醛的性质③实验验证,检验醛基④醛酮结构和性质的对比
本节课重点围绕醛基的化学键分析加成和氧化的微观过程,加强学生证据识别与推理、模型建构与认知能力。通过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性质预测和实验方案设计的交流与讨论,诊断学生是否能基于官能团和化学键准确分析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原理,通过实验验证,运用多种方式收集实验证据证明醛基具有还原性。
最后,课题组成员一起探讨下阶段课题研究的方向与目标。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是我们石狮化学教研的又一次探索,不仅为老师们的学习交流搭建了互动平台,更为化学大概念、大单元教学指明了研究方向,参会老师都感到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