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笑的你,刚好遇上爱笑的我。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同课异构展精彩,教学相长促发展——东营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三年级全员赛课正在进行

创建于2023-05-21 阅读322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工作环境,东营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室本学期聚焦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研主任魏主任决定通过师带徒,组内讲课,全员赛课的方式来促进新老师成长,效果显著。

        5月19日,本周教研主题是“小学数学模型思维教育”暨三年级全员赛课——植树问题。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课题由赵美茹、卢芬和李云霞三位老师同课异构展示了不一样的精彩。参赛老师紧扣课标深挖教材,紧紧围绕《植树问题》这一节切入的角度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活跃互动,课堂完成度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课改理念。

  首先是赵美茹老师这节课的学习起点从生活经验入手,从锯竹竿导入,让学生明白锯竹竿和栽树都是发生在“点”上。研究两端都栽的问题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去画图验证。赵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自主探究出“两端都栽”的规律。再借助线段图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进行验证推理剩下的规律。整节课从变化中抓本质,渗透了模型和推理的数学思想。

         卢芬老师用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都栽引入新课,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植树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间隔数”和“棵数”之间关系。卢老师让学生用学具模拟植树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发现“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的特点,并通过学生对这样的植树方式的探究,弄清楚树与间隔的一一对应关系和“间隔数+1=棵数”的关系。对于一端栽一端不栽和两端都不栽的问题,卢老师直接下放给学生。在比较中,学生发现树与间隔的一一对应关系,就是点与线段的一一对应关系。

  李云霞老师从旧知间隔个数入手——学生猜测棵树可能跟间隔的个数一样多,然后让学生通过画图发现如果是从头栽到尾棵树跟间隔的个数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最后一棵没有对应的间隔,进而得出树比间隔多一个的结论,进而验证是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都这样吗,通过自己举例子加深学生树与间隔关系的同时得出通用结论,然后通过变式练习如果一端有小房子(路人休息亭),两端都有呢,如果这条路是圆形,首尾相连呢?让孩子们发现植树问题中很多情况下棵树和间隔数是不一一对应的,怎么看是不是呢,画图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最终也达成了教学目标

  共同的课题,不同的风景。不同的风格,展现了不同的教师风采。相信参赛教师以及听课老师都将有不同的收获,学习,实小数学老师从未止步!

阅读 3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