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小学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跨学科”教学 走向全景育人——扬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杨金珍新名师工作室送教高邮市卸甲小学

创建于2023-05-21 阅读3235

  小满将至,谷物生长。5月19日全天,扬州市教科院教科所所长夏心军,南通大学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李祖祥教授,扬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杨金珍新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杨金珍一行以及高邮市郑春工作室领衔人郑春主任,在高邮市教师发展中心陆建国、宋亚萍主任,卸甲镇教育中心校管夕斌助理,卸甲小学孙小祥校长等的接待和陪同下,来到高邮市卸甲小学,参加“跨学科背景下综合实践和劳动课专题研讨活动”。

  此次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分为六个活动议程,分别是三节跨学科式综合实践和劳动课堂教学;专家点评课堂教学;参观劳动教室、校园“寻花识木”综合实践基地、“勤耕园”和综合实践成果展;为专家颁发聘书;专家做劳动主题讲座以及实地观摩卸甲镇文体中心地方历史文化展览厅和江苏省飞扬农业综合实践研学基地。

议程一:三节跨学科式综合实践和劳动课堂教学

  上午先进行了三节跨学科式综合实践和劳动课堂教学,授课老师从不同学科视角,为全市来自城乡各个学校教师代表们呈现了别具鲜明风格的跨学科课堂教学。

  第一节课由高邮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郭修瑾老师执教《神奇的剪纸》,宋亚萍主任和郝臻媛老师全程参与课堂设计。郭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小松树,继而引出轴对称数学概念,将劳动课与数学课建立勾连,指导学生掌握对称剪纸的制作方法。在课堂教学时,郭老师特意提醒学生,要注意剪刀的使用细节,要用刀刃的根部,边剪边转动图案,从而剪出的线条平直光滑。新课标指出,劳动要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课堂中,郭老师启发学生可以将镂空纹样融入剪纸中,还拓展延伸了连续剪纸、扬州剪纸等。

  随后,高邮市天山小学陈加进老师带来一节《奇妙的扎染》劳动课,陈老师让孩子们穿上富有扎染风格的服饰,孩子们佩戴好了头巾,仿佛已经化身为一名名扎染师,课堂教学富有真实的情境性。陈老师先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传统工艺——扎染,增进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在探讨交流中,让学生明确扎染的五个主要步骤,即浸、扎、染、洗和展。

  扎染环节中,最突出的一个环节是如何染出让自己满意的图案,陈老师引导学生放手想象,勇于创新。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学生们纷纷走向讲台前,展示了自己扎染的作品,非常富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最后由高邮市卸甲小学许璨和张平老师执教一节综合实践课《方寸邮票里的大世界》,高邮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东校区赵玉和老师全程参与教学设计和思路整合。张平老师让学生观察一张独特的纪念邮票,带领学生一起回眸1995年,中国·高邮邮驿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这枚《明·盂城驿》纪念邮票的首发。张老师还同同学们一起了解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以及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课堂上同学们回顾了去年9月,在中国集邮家博物馆名誉馆长倪文才和常务执行副馆长潘秀珍奶奶的带领下,走近中国集邮家博物馆的一场综合实践之旅。潘奶奶特意接受录制视频,为同学们介绍邮票的历史,高邮这一集邮之乡的独特魅力。

02:28

  许璨老师从美术学视角,指导学生从邮票的形状、构图、主题等角度,设计出富有高邮地方特色的邮票。学生将高邮人文建筑、美食等融入邮票的设计中,纷纷展示了自己设计的邮票作品,走上讲台前,为大家介绍邮票设计的主题和缘由,展示了家乡邮票的独有魅力。

议程二:专家点评

  三节课结束后,前来听课的全市综合实践和劳动课教师代表齐聚微格教室,聆听二级教授、教育学博士李祖祥教授、江苏省特级教师杨金珍的课例点评。李教授先点评了《神奇的剪纸》,他认为“轴对称”数学概念是这堂课的突破点,授课老师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这一立足点非常巧妙。在授课环节,将先教后学和先学后教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新性思维品格。第二节课《奇妙的扎染》,教师注重营造浓浓的情境,放手让学生展开自我想象,利用手中的工具,进行自主设计,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品格。第三节课《方寸邮票里的大世界》,从地方邮文化切入,自然进行德育教育,培育学生对家乡高邮的自豪感,在邮票设计环节让学生自主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特级教师杨金珍认为综合实践和劳动课的设计,要围绕一个点进行融通,打通学科间的壁垒,不是做表面的设计,而是沿着设计主线深入推进,让教学更有力度,更有深度。

议程三:参观劳动教室、校园“寻花识木”综合实践基地、“勤耕园”和综合实践成果展

  课例点评结束后,在学校劳动课兼职教师汤文雯的带领下,专家和老师们一行,来到学校劳动教室。汤老师介绍了学校劳动教室的主题布局,主要有综合实践和劳动主题活动墙、勤耕少年作品展以及劳动工具橱窗。学校陈瑾老师为专家和老师们介绍了学校“勤耕园”蔬菜种植基地,橱窗栏展示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取得的丰硕成果。随后,在学校两名学生代表杨汐晗和王逸涵的介绍下,分别走进校园“寻花识木”综合实践基地和校园过道作品展。

议程四:为专家颁发聘书

  下午1.30,参加此次研讨活动的专家和老师们,在孙小祥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卸甲镇初级中学报告厅,聆听李祖祥教授和夏心军所长的劳动主题讲座。讲座开始前,高邮市教师发展中心陆建国、宋亚萍主任,卸甲小学孙小祥校长为李祖祥教授、夏心军所长和江苏省特级教师杨金珍颁发聘书,聘请三位专家为卸甲小学综合实践和劳动课指导老师。

议程五:专家讲座

  南通大学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李祖祥为老师们带来《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与趋势》专题讲座。李教授从劳动教育的内涵讲起,他认为劳动教育就是要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价值引领。进行劳动教育师,要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创新创造。李教授提倡劳动教育要倡导“五育融合”,他介绍了情境教育诞生地——南通通师二附主体性情境教育活动“萝卜娃娃真可爱”,讲述如何实施劳动教育。李教授还介绍了南通市紫琅一小实行的多学科融合劳动育人,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境中,习得知识,掌握劳动技能,树立科学全面的劳动观念。

  随后,扬州市教科院教科所所长,正高级教师夏心军为老师们带来《以劳促全——课程化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应然关照》,夏所长通过真实的调查,发现目前的现状是:学校和家庭对待劳动教育的要求不一致、学生喜欢劳动的类型在丰富、学生参与体力劳动的时间有差异,学生健康状况有差异,数据的背后,其实反映了劳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依赖外生性,而非自身驱动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对溺爱,片面关注文化成绩;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学校方面劳动教育的计划性不足,课程体系融入性不高,学生创造性劳动开展不足等。夏所长建议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多途径多元化实施。

  两位专家的讲座,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颇多,相信对今后在校园里开展实施劳动教育会有启发作用。

议程六:实地观摩卸甲镇文体中心地方历史展览厅和江苏省飞扬农业综合实践研学基地。

  工作室领衔人杨金珍一行,来到卸甲文体中心地方文史展览馆,走近这座全国文明镇卸甲镇,了解卸甲镇的人文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前来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们,在陆建国、宋亚萍主任的带领下,来到江苏省飞扬农业综合实践研学基地,走近农耕文化展览馆、手工豆腐坊实践基地,真切体验农耕实践。

  下午5点左右,一天的教研活动圆满结束。这一天,行程满满,收获颇丰。愿我们载着希望之帆,继续行驶在综合实践和劳动的探索之海上,长路漫漫,道阻且长,相信,一切美好依旧在路上。

筹备花絮

  为更好地筹备好本次教研活动,在扬州市教科院教科所、南通大学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扬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杨金珍新名师工作室、高邮市教体局、高邮市教师发展中心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统筹协调出教研活动一天的日程;在卸甲镇教育中心校的关心下,学校制定出活动的详细方案,同时下设四个工作小组,统筹学校各个部门负责人,展开协同合作,全体卸小人拧成一股绳,促成了本次工作的圆满完成。

策划实施:综合实践组

协调支持:总务处 德育处

部分照片提供:宋亚萍

拍摄:凌朝妹、张平、汤文雯

文字:张平

编辑:张平

审核:孙小祥

  衷心再次感谢以下单位的宝贵支持:扬州市教科院教科所、南通大学课程与教材研究所、扬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杨金珍新名师工作室、高邮市教师发展中心、郑春工作室、中国集邮家博物馆、高邮市卸甲镇教育中心校、高邮市卸甲镇初级中学等。

阅读 323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