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闽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屏南三中高一、高二研学实践活动

涤除玄覧
创建于2023-05-20
阅读 30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闽都文化是闽都人即福州人创造的文化,她深受2200多年历史的浸润,包含着和合儒雅的精神气质、崇礼重教的文化传统、稳健谨慎的生活态度、经世务实的价值观念。为让学生了解闽都文化,感受闽都精神,5月18日,屏南三中组织高一、高二全体学生奔赴榕城开展了以“感受闽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

  18日清晨,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却挡不住学生奔赴榕城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热情。6:40,高一高二学生秩序井然地集中在学校膳厅,在带队教师交待了研学活动行程安排、各小组长的职责和注意事项等,随后全体学生登上三部大巴,向省城进发。当车速逐渐加快时,雨随即也停了下来,看着车窗外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隐隐约约、烟雾缭绕,如同人间仙境。孩子们时而欢呼,时而陶醉!

  9:45,到达研学第一站——上下杭。上下杭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从小头桥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这里以前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而来,这里有一个地理变迁的历史过程。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几条石板路古街将几百座砖木结构古建筑组合在一起,斑驳的墙皮和木质门窗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入口处立一木结构牌楼,上书楷体“上下杭”三个字,门楼虽略显矮小,但也透露出文化的久远和历史的厚重。上下杭有着许多美食店铺,孩子们一路上走走停停,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欣赏着沿路周边的景色,感受着上下杭曾经的繁华历史,不乏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游历了上下杭,经停青年会馆,转道游览烟台山。烟台山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里面有着哥特式风格的石厝教堂、仿罗马风情的美国领事馆、东欧风情的俄国领事馆、中国传统建筑白鸽楼……它承载了福州近现代商业历史,见证了城市发展百年沧桑。对于山区的学生而言,一些停留在书上的知识,终于有了身临其境的实践体会。

  12:40,全体师生在鸿福酒楼就餐。午餐比较丰盛,有生猛游水虾、酒香河田鸡、水煮牛肉片、西红柿蛋汤、剁椒鱼、干锅手撕包菜鱼、香茄子煲、冬瓜淡菜汤、金牌醉荔枝肉、炒时菜、乡村木桶饭、水果盘,美食当前,孩子们胃口大开,静静地咀嚼,轻轻地回味!

  下午,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怀着对伟人的崇敬,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在纪念馆中,我们亲身体验了书本之外的林则徐,心里有种激情澎湃的感觉,他是一位民族英雄,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位同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他为祖国、为民族不计个人境遇的坦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他的胸怀。这样的榜样才是我们这些祖国的未来接班人应该学习的,我们要了解祖国的昨天、今天,更要关心祖国的明天。

01:48

  参观完林则徐纪念馆,我们走进紧邻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是“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坊间游人摩肩接踵,巷内游人如织。青石板,灰瓦屋,白面墙,坊巷纵横,仿佛穿越远古的城池。一段岁月,演绎一段历史;一个典故,铭记一段往事;一副楹联,书写历代传奇。一枚雕花窗,窥见着古宅的典雅;一堵马鞍墙,彰显着坊巷的浑厚;一片青石板,刻画着历史的悠久。“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是当年三坊七巷的生动写照,当时的人们尚且深夜苦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

  16:30,一天的研学实践活动即将结束,我们踏上了返程路。

        此次的研学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了解闽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理论结合实际的体验,不仅开拓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亲身感受了知识的力量。

撰稿、编辑:张良好

复审:陈朱斌

终审:郑福川

阅读 30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