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为孩子减压?家长必读!

莫家大哥
创建于2023-05-20
阅读 45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越是临近高考,学生们的升学压力也开始剧增。这时候如果说学生着急,那家长们肯定比学生更急,这就导致催促和唠叨常伴于学生们的耳边,而这也让很多学生出现了焦虑的情绪,担心自己考不好,害怕考不好会招来更多的唠叨,这就发生了因考试中的心理负担过重,过多的顾虑影响了学生原本清晰的思维。

    很多家长会觉得家长无法替孩子去考试,在家看着干着急,为此只能通过言语来催促孩子好好复习,督促考个好成绩。但往往过度的督促会成为孩子们在备考和考试时无形的心里秤砣,当下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同时也有很多家长明白考前减压的必要性,也希望能帮助孩子减压,但又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做事说话蹑手蹑脚,生怕一不注意就给孩子增添了心理负担。那么我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种最容易出现的情况,也是家长和学生们最需要了解的减压方向和减压措施。

    一、目标减压 

    我经常会听到家长和学生说两句话:“你要是好好复习,怎么会考不好”和“你要是没考好,以后该怎么办”,也许家长普遍会认为,只要好好复习了就一定能考好,考不好就是因为平常没好好学。但我经过多年的接触却发现,越是平时学习不错的学生,在面临重大考试时心理的压力也就更大,因为这些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同时给自己制定的升学目标也较高,由于平时学习成绩不错,所以他们都有总结自己薄弱环节的习惯,对自己的弱势也相对清晰,导致心理压力也比其它学生更加明显,他们对于目标高校较高的门槛要求,担心自己的薄弱点会让自己与理想的高校失之交臂。

    虽然中国的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家长眼里,只有每一步走得够稳走得够高,未来才有希望。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学业梦想和对未来规划,尤其越是临近高考,学生们的目标性也就越强。这时候家长们就不必过紧的督促,因为相比于家长,学生们此刻更明白这一点,过分的督促往往只会造成学生内心的逆反情绪,甚至对目标方向的模糊。

    二、环境减压 

    一个轻松的备考环境,对于一个备考生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以下四句话不要说:

    1.不要总说“考不上重点院校就没戏”之类的话。

    2.不要总问“复习得怎么样了,有没把握?”

    3.不要总提“还有几天就要考试了”之类的话。

    4.更不要动不动就问“紧张吗?”。

    有时候家长也会觉得很委屈,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叮嘱多了孩子考试压力大,不叮嘱又怕孩子考不好,这也是大部分家长的通病。但家长要认清这点“我们没办法替学生考试”,我们能做的就是安静的陪伴和尽力做好下面的“饮食减压”。

三、饮食减压

    家长们可以多为备考生准备一些对减压有帮助的食物。科学研究证明,有些食物有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以提高人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率,使人们的思维更加敏捷。 比如:

    1、维生素C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为考生准备洋葱、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2、多食用可集中人精力的食物。如: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助于记忆。香蕉含有血清素,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海虾等海鲜,含用多种重要脂肪酸可供应人体所需的养分,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3、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和疲劳。

四、睡眠减压

    对于考生自身而言,可以通过优质的睡眠来调整自己的紧张情绪,那么如何才能保证优质的睡眠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积极调适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负担。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形成恶性互动,压力越大越睡不着,越睡不着压力越大。

    2、通过科学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

    3、尝试采取一些促进睡眠的方法,如转移减压:这指的是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别让学生老想着考试。如眼下什么比较有影响,压力大的学生可以将注意力往上面转移一些,放松一下为高考绷得紧紧的神经。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将文、理科交叉起来学习。

五、运动减压

    运动减压不仅有助于缓解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抗,还能直接改善到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结果,能有效降低学生对家长叮嘱时的逆反情绪。而且对于备考生来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的同时,还能及时消除大脑疲劳。建议家长可以陪学生打场乒乓球、散散步或是爬一次山,多进行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运动强度切记不要太大。

    总结:学习备考的确是决定高考结果的必要因素,但合理的备考减压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再好也需要机油的润滑,考试也是如此,好成绩绝不是逼出来的,家长适度、合理、有效的介入才能成为学生升学道路上的助燃剂。

廉江二中心理室  宣

阅读 4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