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春天的主题活动第二周,孩子们在讨论寻找春天里的小动物时,陶奕泽说:“我喜欢青蛙”,李梓航说:“我也喜欢青蛙,青蛙是小蝌蚪变的”。黄翊说:“小蝌蚪有尾巴,青蛙没有尾巴”“小蝌蚪长大了就没有尾巴了,就变成青蛙了”……孩子谈论的越来越激烈,趁着这个机会我提出来我们养小蝌蚪看看它会不会变成青蛙,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孩子们开心极了,放学就和家长一起去捞小蝌蚪。可是现在的小蝌蚪并不好找,很多孩子找了好几天,去了很多地方都没有发现小蝌蚪。家长群里也讨论起来了,很多孩子找不到小蝌蚪有些失落,有几个孩子找到了几只小蝌蚪,我也去了很多的塘边、路边的小水沟,小河里找蝌蚪都没有找到,没想到就在我家后面的小水沟找到了几只小蝌蚪……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春季,正值小蝌蚪成长季,我们决定和孩子一起观察、记录、讨论小蝌蚪,倾听儿童、追随儿童,实践课程班本化,将以儿童为本落到实处。虞永平教授说:“动物、植物是幼儿园的应有元素,也是幼儿园的重要资源。”
周末,孩子们在春日的草地、池塘边踏青游玩,当然也会把春天带到我们的自然角,于是班级的自然角中迎来了一群可爱的新朋友——蝌蚪。孩子们兴奋了极了,一个个止不住心中的好奇,围着小蝌蚪不停的讨论。
小蝌蚪,游呀游,它们是这样的。
大家在仔细的观察蝌蚪,用放大镜来观察会看得更清楚些。
小朋友们相互讨论着:小蝌蚪有头、尾巴,眼睛,没有耳朵、鼻子等。经过调查发现,蝌蚪有眼睛、嘴巴、鼻子、耳朵。
最后小蝌蚪到底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怎么变成青蛙的成了孩子们议论的话题。
经过视频调查,孩子们了解了它喜欢吃水中的植物,腐烂的尸体,面包等。
调查发现,孩子们一致认为蝌蚪生活在小溪里、池塘里、小河里。原来,小蝌蚪长着大大的头,细细的尾巴,穿着黑色的衣服,生活在水里。游动起来,尾巴一扭一扭的。
经过了解,小朋友们知道了蝌蚪是蛙类个体的初级阶段,外形像鱼,有尾,头圆或椭圆形,蝌蚪前三天不寻找食物,通过卵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
蝌蚪不断地发育,体长增加,在10天以后,开始更大幅度的生长发育,在20天左右,蝌蚪的颜色由深黑色变为浅棕色,背部出现像青蛙一样的花纹。
在大约50天,蝌蚪开始长出后脚,体长也增加,身体颜色更加透明。在蝌蚪长出后脚以后,大约两周左右,开始长前肢,同时尾部开始逐渐变短,直到消失,这时蝌蚪就进入变态期,变态期结束以后,蝌蚪就完全变成青蛙了。
小朋友们通过看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我们来学一学蝌蚪游和青蛙跳,幼儿园里多快乐!
孩子们认真的看仔细的听。此后每天观察小蝌蚪的成长,一天,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我们很好奇和期待,特别想看到它变成青蛙的那一天,所以我们每天都细心的照顾他们。
看,小朋友们动手制作的彩泥小蝌蚪!
小朋友对蝌蚪的生活观察还在继续,期待着能看到他们变成青蛙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