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创建于2023-05-20
阅读 28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发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指出乡村文化产业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文化建设。在中国乡村宽广的土地上,人杰地灵,中华古老文化底蕴深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工作中,结合学习成果,坚持以宣传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传承、挖掘、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等资源,抓好文化振兴。以传承和挖掘历史文化为着力点,让历史佳话传遍神州大地,家喻户晓。以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为着力点,完善配套和管理机制,弘扬英烈事迹,提高全民政治素养和奉献精神。以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通过持续不断的抓实文化建设,把历史古镇、文化名镇,打造成文化产业特色镇、现代旅游名镇,把文化软实力转为发展的真财力,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增强文化自信。乡村振兴重在长效,不下苦功难以做到外力帮扶“治标又治本”。很多贫困村之所以贫困,关键在于“精神贫困”,由于思想的落后保守和消极倦怠,导致内生发展动力的不足。这些问题的本源,在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缺乏。所以,激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就要在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大力促进精神层次的提升,用乡村文化的自信,去提振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增强对生产生活的认同,使群众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的主动权。只有农村群众的发展内驱力得到充分调动,才能使外部力量的帮扶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建立起长效的发展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

    培育乡村文明。乡村文明是衡量一个乡镇、村发展的最佳尺子,坚持打好“乡村文明牌”。学习宣传模范样板,通过典型标杆的树立,起到感染和带动作用,在全域上下凝聚比学赶超的正能量,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精神洗礼,自觉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明行动等工作中来,同心同德、携手奋进,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乡村文明行动,深人实施“四德”工程,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培树文明家庭、文明户及先进典型,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素质,在全域范围内营造起崇德尚德的良好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镇、村宣传栏、电子屏、广告牌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建社会化宣讲队伍,开展“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完善村规民约,遏制天价彩礼、破除陋习、树立文明乡风,积极引导农民讲科学、讲文明,在全域上下营造了学习、关爱、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建设和谐幸福乡村的热情,以乡村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龙岩市武平县中堡镇 钟晓玲

阅读 2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