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学习方式 重构课堂生态

第三小组
创建于2023-05-19
阅读 14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在金湾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的精心组织下,金湾区的小学语文老师们参加了主题为“把握时代脉动,对标核心素养,变革学习方式,重构课堂生态”的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今天是培训的第三天,专家深入浅出的讲座、名师精彩纷呈的示范课例让老师们受益匪浅,让我们一睹专家名师的风采吧!

         首先是王崧舟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五年级课例《梅花魂》,课例围绕大概念“文学意象”为核心,教学目标紧扣“梅花”的文学意象展开,这节课始终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温习诗词,创设‘梅花’语境”,“整合词串,初识‘梅花’意象”“概括事例,梳理‘梅花’文脉”“还原情境,引向‘梅花’内涵”“拓展背景,理解‘梅花’意蕴”“知人论世,传承‘梅花’文化”六大板块层层递进,唤醒儿童对文本的觉察,对文脉的传承。围绕“梅花”这一文学意象,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文学意象这一大概念的内涵、作用与意蕴。

         课例之后,王崧舟老师分享主题报告—《学习任务群与课堂教学变革》。他首先解释了“学习任务群”是什么,接着讲解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如何“定位—构建—实施”学习任务群,最后以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为大家讲解并示范了学习单元的设计与实施。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深入浅出又言简意赅,让老师们对学习任务群有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又对如何落实学习任务群有了清晰明确的方向。

  下午第一节,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带来一堂精彩的示范课《海的女儿》。蒋老师的课简约灵动,深入浅出。他真真切切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自主畅谈童话奇妙的地方,感受童话情节上的神奇。在品悟童话语言环节,更是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身临其境”走进童话,沉浸在童话里,感受小人鱼向往光明与人类世界的特别之处。蒋老师用他严谨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他的智慧、幽默、洒脱让人印象深刻。

  课例之后,蒋军晶老师的讲座《“任务群”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同样精彩。他以独特的视角,从概念界定到现实操作,以丰富多彩的实例启发我们“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组织要具有内在关联,真正让“学习任务群”落地生根。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教育之路,道阻且长。教育追梦人,必将守护初心,凝心聚力,赋能成长!

  下午的第二节课例,是由特级教师罗才军老师执教的《金字塔》。这节课罗老师通过让学生比较阅读,体会金字塔的雄伟壮观,古老神秘,并指导学生快速定位、筛选和整合信息,交流对两篇文体不同的文章的阅读感悟。罗老师幽默风趣,就像带领学生进行一场金字塔之旅,特别有意思!

  接着,罗才军老师带来精彩报告《单元整组教学的卖鱼桥小学样态》。报告指出在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观照下,语文教师要努力成为学习设计师,全力引导学生将静态、片面、碎片化的学习书本知识,转为动态、整体、结构化的生活实践知识,从而实现迁移运用,夯筑核心素养。

  下午的第三节课例依然来自杭州的特级教师罗才军,他为大家上了一节文言文《学奕》。这节课从“文的阅读、言的习得、思的延展”三个学习阶段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寓意。罗校长最近几年开展了“世说新语”小学生文言文读写课程的开发、研究和实践,在他的课堂上,老师们感受到了文言文教学的独特魅力。

  授课之后,罗才军老师针对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的整组教学构想与设计,为大家做了《高阶思维的狂欢盛宴》大单元整组教学报告,特别分享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在课堂教学的实施建议。让一线老师对高年段的语文教学有了更为动态、整体、结构化的认识。

         今天的培训内容十分紧凑,老师们收获满满。

         欧慧伶老师:今天有幸聆听了王菘舟老师的《梅花魂》一课,收获颇丰。王老师围绕“梅花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梅花诗词创设“梅花”语境到感悟梅花意蕴,从梅花品格对应最有气节的人物到知人论世,传承“梅花”文化。着眼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聚焦的大概念是“梅花的文化意象”。在课堂的最后,学生能够从“梅花”这一客观物象自觉联想到其所蕴含的多重思想感情,能联想到梅花比喻着百折不挠、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象征着坚守气节、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寄托着眷恋祖国、热爱中华的赤子之心,这就达成了对“文学意象”大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王老师的诗意语文关注文本的人文价值,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在诗意语文的浸润与陶冶下,学生通过全身心投入与共同参与,真正实现了深度学习。

  朱茜茜老师:今天非常有幸听了蒋军晶老师的课例《海的女儿》和他精彩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观点报告《任务群视域下的阅读教学》,我受益匪浅。蒋老师的课例《海的女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整个课程分成简单的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启发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海的女儿》这篇童话的内容,感受童话的神妙。在蒋老师的启发及朗读指导下,我才发现:童话的语言这么美。蒋老师还善于运用对比教学,拿童话语言与老故事、小说语言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童话语言的特点,感受其神奇魅力。

  沈荣梅老师:今天下午,我听了罗才军老师《金字塔》和《学弈》两个课例,真是收获满满!两个课例从不同的课型,实实在在地为大单元整组教学作了诠释。《金字塔》课堂上,罗老师通过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引导学生认识非连续性文本,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学生们感受到《金字塔夕照》一文语言的优美及动人的遐想。两相对比之下,学生们很容易就发现了《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情感的理性,语言的精准,找到两者的区别。在教授《学弈》时,罗老师另辟蹊径,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三个人,找出相关的句子,用介绍三人的形式帮助学生熟识课文架构,学生在有趣的介绍人物活动中熟读能诵。紧接着罗老师通过“之”字的理解撬动学生对全文的理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学生们用文言文续写结尾,进行思辨讨论,训练高阶思维,进一步巩固所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教学研修之路永无止境,愿我们在名师专家的指引下,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践行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努力坚定前行,为金湾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统筹整理:李杨

文字素材:唐嘉敏  杨子慧  刘飞飞  龚爱丽  叶禄燕

心得素材:朱茜茜  欧慧伶  沈荣梅

图片素材:李龙玲

阅读 14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