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荐”好书收获喜“阅”管窑镇中心小学教师好书推介会

飞鸿踏雪
创建于2023-05-19
阅读 11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生活最美好的样子:一半烟火,一半书香。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可以让我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提升认知和审美,获得生命的感动。才感春来,忽而夏至。管窑镇中心小学在5月18日,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师读书推介会。

第一位推介人是张永全校长,张校长推荐了站位高,前瞻性强的一本书籍——《新教育》。

     《新教育》全方位阐释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展示美好愿景,解答疑难问题,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向导,是新教育实验的经验总结,更是教师改变生活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如“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很符合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很多具体举措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晨诵”、“午读”、“暮省”等积极向上的儿童教育课程。

第二位推介人是王建新主席,他推荐的是《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他强调教育的过程,是在他向教育与我向教育之间穿梭或穿越的过程,更是二者之间双向转化的过程:既要把每一次面向他人的教育转化为朝向自我的教育,因为他人始终是呈现并照亮自身的镜子。也要把朝向自我的教育转化为面向他人的教育,自我更新生长的体验和经验。可以由己推人,与他人共同分享。


第三位推介人是彭建主任,他推荐的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一堂音乐课让孩子们通过唱歌来懂得人世间的爱,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


第四位推介人是张艺馨老师,她推荐的是《攻心教育24计》。这本书是学校统一阅读的书籍。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在学生和教师的两个阵营博弈中,怎样“攻心”智取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再次品读《攻心教育24计》,她颇有感触。此书将《孙子兵法》和36计运用到具体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可谓是一本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智慧锦囊!

第五位推介人是余云霞老师,她推荐的是《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陶先生是一位教育家,将自己全部的爱全部倾注到学生的身上,通过自己的行为、举动做到爱满天下,真正的将爱满天下的这一思想落到实处,同时陶先生的教育学思想也是极为先进的,与当前的合作交流、实践学习相适应,可以真正的将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人才,值得我们学习。

第六位推介人是张普清老师,他推荐的是《师德修养与教师成长》。敬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态度;悟业是对职业基本要求的认识与深化。敬业是一种规定,而乐业是一种修养,真正乐业的教师,就是心中装着自我,自觉享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推介人:易津晶老师。她推荐的是《就这样当班主任》。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

我常常觉得班级更像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级便可能有什么。学生走出家庭,通过在这个小社会实习,才具有了一定的适应大社会的能力。


推介人:岳娟老师。她推荐的是《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源于长期班主任的现实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她捧起了这本书。书中的案例生动而富有启发性,读完后感触很深。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优秀班主任们精湛的教育艺术。每读完一个成功教育孩子的案例,感受到更多的是他们对孩子的爱,他们对教育的热爱,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推介人:蔡丽玉校长。她推荐的是《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问题的提出者,而应是提出问题的示范者。学生才是问题的真正提出者。

      问题推进式课堂教学中,课堂结束不是问题的终结,而应是新问题的起始。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是教育的失败,是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背道而驰的。


推介人:肖天福校长。他推荐的是《一盏一盏的灯》。书中收录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六十个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讲述教书育人精神,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



推介人:冯贤芬老师。她推荐的是《攻心教育24计》。书中运用大批教育事例阐释了针对不一样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法。本书共6章,内容包含:如何建立个人威望、如何掌握状况、唤回迷路学生的方法、改变顽学生的手段、指引高才生的妙策、打造高凝集力的班级。


推介人:王林佳老师。她推荐的是《给教师的建议》。 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适量,促进学生发展。


推介人:张秋红老师。她推荐的是《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对于工匠精神,社会在期盼,时代在召唤,工匠精神让我们所处的社会真正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在教育领域,我们期待工匠精神的荣耀回归!


推介人:管莹莹老师。她推荐的是《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书,然后才有育人的底气”、“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仅有经过读书,才能找到自我的精神家园。同意窦老师那种“挤一点儿,占一点儿,抢一点儿。”的读书方法。她说今后要将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坚持下来。


推介人:管思仪老师。她推荐的是《致青年教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着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

   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艺术。教师的工作,很大意义上也是留给未来的。  


推介人:王诚老师。他推荐的是他目前正在学习的论文《隔代教养经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初进职场,他家访中发现乡镇小学留守儿童较多,大多数学生都有隔代教养的经历。论文从小学儿童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问题、同伴交往、亲社会行为这五个维度分析隔代教养经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层层剖析,介绍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孩子的行为差异以及背后的原因。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向。


推介人:江甜老师。她推荐的是《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 “一颗教育心”、“一颗真心”,应该是返璞归真最终的那个“真”。和家长沟通的方式有千千万万,但不管是哪一种沟通,说到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捧出一颗教育心”。“把每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呵护”,这不应该成为一个口号;“把每一个孩子都激励成超人”,也不应该成为不可企及的高度。面对不同态度的家长,她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推介人:方明华老师。他推荐的是《陶行知文集》。在课改以前,我们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现在我们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教会孩子如何去学。陶行知先生在阐述“教学合一”时就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不能被动地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启发他们独立思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他们动口,动脑,动手。值得一看!


最后一位推介人:程慧老师。她推荐的是《一盏一盏的灯》。这本书的魅力在于以现实中平凡的故事,去触摸哪教育中的精髓,去感受教育中“美”“爱”与“责任”。

     这盏灯让她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应该给予孩子爱和温暖,呵护他们的心灵,在他们的成长中用真诚和真心浇灌心灵的花朵。让自己也能成为一盏灯,也能引领学生走好每一段路程。


听着台上老师的推介书目和推荐阅读的理由,我们台下的老师们听的特别认真,课下一定要去翻翻拜读一番。

最后,张永全校长作总结,充分肯定此次读书推介会的成功举办和老师们的认真、热情。

      时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希望借此次读书推介会再次激发了老师们的阅读热情,以读书悦己,以分享共进。相信管窑镇中心小学的教师在 “双减”政策下,将阅读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一定能牢记使命,永不停止阅读的脚步,在阅读中勤反思、善思考,做一名有思想、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    

阅读 11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