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转眼之间,五年过去。宋家庄从一个平平无奇的乡村小屯,俨然成为我们心中最温暖的牵挂。在5月20日——我们拥有宋家庄的纪念日到来之际,请随着一帧帧图片让时光倒转,感受一下宋家庄蒸蒸日上、充满激情的生活足迹。
五月,是一首跌宕起伏的赞歌,劳动是最沉稳有力的主旋律。老宋大爷将自己的智慧,铺展成广袤的蓝图,和母姨一起,用行动做到梦想成真。
现在宋家庄的版图,日渐扩大。年迈邻居种不动的土地、犄角旮旯开辟的小地块、依地势而延展高低错落的梯田,还有房前屋后的这一片那一片,这都是大宋江山。秋收的时候,俩老同志互相立誓:再种就是小狗。但只要春来,誓言瞬间灰飞烟灭,俩人集体变成勤劳汪。
土地是慷慨的,也是感恩的。汲取了俩老同志滴入其中的汗水、汲取了清冽甘甜的井水,各色绿苗争先恐后向阳而生。那一片片、一垄垄、一畦畦深浅不一的绿,仿佛从调色盘跃身而下,描绘了宋家庄五月里逐渐浓墨重彩的底色。
在一片新绿的衬托下,宋家庄的花儿竞相展颜,牡丹的雍容、木瓜海棠的泼辣、天女木兰的清雅、杜鹃的纯净、月季的柔美,都在青杏挂上枝头的季节璀璨,让寻常的日子多了一份令人期待的欣喜。
自然从五月开始,宋家庄的各种出产也源源不断地走向餐桌,成为我们心驰神往的美食。简单朴素的锅灶,日复一日的炊烟,俩老同志一个烧火,一个做饭,共同烹饪了家的味道。
进入六月,蔷薇花敞开胸怀,拥抱着丽日阳光、和风细雨。五年前的蔷薇只有一扎多一点,它们跟着老宋大爷,在乡村扎根,直至而今的艳如云霞。
六月里的喜悦从收获土豆开始。一个个白生生胖乎乎的大土豆,给了老宋大爷开盲盒般突如其来的惊喜。曾经的汗滴禾下土,如今成就了“麦场高处望云开”的心满意足。
六月里的喜悦仿佛春水,奔涌而来。黄瓜顶花带刺,带给我们最纯正的口感,以至于不用洗,在袖子上擦擦就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丰富的汁水,充盈了口腔,细细咀嚼,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滋味。
采摘桑葚也是六月里独有的乐事。宋家庄桑葚的品种超级好,肉肉的、胀鼓鼓的,或艳红,或黑紫,或乳白,但共同的特点都是如蜜甜。泡一杯清香四溢的金银花茶,一碟桑葚无花果当做饭后水果,城市后花园的惬意就这么简单。
宋家庄,是一份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生活,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但就是这波澜不惊的平淡,这一道道家常气息浓郁的美食,才让我们疲惫的心得到滋润。母姨用巧手,牵动着我们的味蕾。
当宋家庄的百合开出一片灿烂,在山村熠熠生辉之时,也是杏子的成熟季。五年时间,时光煮雨,我们终于实现了杏子自由。一颗颗金黄的果实,还擦了点羞怯不已的胭脂,肉肥味美,老宋大爷选的这品种太正点了。
七月的烈日、多雨,是对蔬菜最好的锻炼,能激发它们骨子里的纯粹。蔬菜蓬蓬勃勃,流淌成一片浓绿,是“翠色欲流”的完美诠释。徜徉在房前屋后,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有摘不完吃不完的烦恼。
老宋大爷是个爱花之人,这个嗜好从我有记忆开始,就根深蒂固。宋家庄的花草养得很奔放,没有什么布局、错落、对称之类的讲究,只要是老宋大爷觉得此处合适,那必然就是合理的存在。平日不见他对花草有什么别具一格的偏爱,也就是浇浇水,偏偏花草接力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确,老宋大爷养花做到了“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高端境界。
七月里门前的炉灶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大锅炖成为我们的心心念念。烟火氤氲之中,豆角在酱汁中安然入味,咸肉在翻炒中散发魅力,挨着锅边的土豆拥有了一层硬痂,玉米变得佛系兀自散发清香……再佐以小葱和嫩椒蘸酱,天啊,神仙也不过如此。
送了春归雨未收,雨肥李子满枝头。宋家庄的李子在八月里迎来了生命中的高光时刻。果实挨挨挤挤,压弯了枝条。这可是我的最爱啊!而且,甜中带酸,酸中带甜,吃了就让人欲罢不能。
当然,今年的八月也是特立独行的与众不同。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宅”成了不得不做的一个行为,真是辜负了宋家庄的美景。俩老同志响应号召,认真检测,也认真过着日子,不因外界的风云变换而错乱自己的节奏。八月雨势凶悍,一段围墙冲垮,雨过天晴,再砌上,继续有滋有味的两人三餐四季。
八月的花生肆意张扬到了极致,远看就是一片绿毯。这也是一个交替更新的时段——秋菜的播种粉墨登场了。老宋大爷又一番将土地平整,使之成为暖烘烘、喧乎乎的种子温床,把对丰收的期冀也一同撒下。
宅在宋家庄,几乎不与外人接触,俩老同志自力更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一天都是丰富多彩。在这段时间,母姨发挥了中流砥柱一般的作用,一大早,热气腾腾浓滋厚味的吃食就端上桌,蔬菜的清爽、粉丝的醇厚、汤汁的滋润,激发出老宋大爷的大汗淋漓。一日三餐,日日用心,从不懈怠。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风流有几人。
宋家庄种了好多的酒葡萄,紫乎乎的一串一串,产量特别高。吃一粒,酸味多甜味少。面对着摘下来的一盆一盆,母姨就问询了最佳的酿酒秘方,捡摘、清洗、晾干、入缸、捣碎、加糖、密封、发酵,在时间的流逝中,酒葡萄脱胎换骨,成为有着甜滋滋口感、越喝越上头的佳酿。
九月已经有点天高云淡的凉意了,宋家庄作为避暑的好去处,总是吸引着我们驱车前往。田园梦是一颗种子,从出生伊始已经刻在我们的DNA里面,只不过苏醒的契机各不相同。宋家庄就是田园梦的起点,它用万端变化,把快乐播撒在我们的心田。
以往宋家庄种玉米,还处在嫩玉米状态,就已经祭了五脏庙。今年,老宋大爷增加了种植面积,于是乎就有了这金灿灿的粮囤子。因为付出了真心,玉米棒有小臂长,直直的、壮壮的,玉米粒整齐且饱满,磨出的玉米面也卓尔不群,香喷喷,金灿灿的,如同掺和进了阳光。
宋家庄的初秋一般只有两种色彩——凝碧和湛蓝。各色蔬菜瓜果,叶子在秋风中翻滚,汇成一条一碧千里的长河。长河之上,就是更广阔无垠的蓝天。蓝得无拘无束,仿佛不锈,云朵时来时往,演绎着白云苍狗的童话。
每次到宋家庄,可口的农家饭菜总把很脆弱的要减肥的信念,再次击碎,成为齑粉。一盘盘端上的,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归根结底,是宋家庄的味道。
不得不说说宋家庄的大葱,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宋家庄之外的葱,几乎都是暴脾气,辣得人心肝发疼。但同样的葱苗,植入宋家庄的黄土地,就变得温婉,辣气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清甜。我的一个朋友就很郑重地打电话告诉我:宋家庄的葱是甜的。难怪母姨的脸上声音里都是自豪。
暖阳中,老宋大爷统筹安排,未雨绸缪,把草帘子都找了出来,在阳光下晾晒,留着冬天里作为花棚沐霜沥雪的铠甲。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有了第一片红叶,秋天还会远吗?
十一长假的宋家庄热闹非凡。母姨一早就开始忙碌,煮了毛豆花生,炖鱼炒鸡,香气四溢。亲戚朋友次第而来,欢聚一堂,推杯换盏,其乐融融。饭后摘花生的劳动,可是此次聚会的重头戏,大家齐动手,体验着劳动的快乐,身心愉悦。
金秋里,俩老同志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仪式。首先拉开序幕的就是地瓜的成熟,喜悦和压力并重。俩老同志发扬乐观主义精神,拿出愚公移山的干劲儿,一箱箱、一车车,让地瓜堆成了山。想必筋疲力尽之后的那杯茶水,应该是透彻心扉的甘甜。
接踵而至的,是丰收的花生、大豆、青豆、白菜、胡萝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丰收真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回头客,俩老同志把他们需要的各种出产都收拾得干净利落,分量足足的写上标签,生怕砸了宋家庄的牌子。
一场秋雨一场寒,再依依不舍,也留不住和煦的暖阳,一早一晚的温度逐渐降低,深秋珊珊而来。韭菜和葱苗虽依旧保持着绿色,但有点力不从心。部分白菜挂在枝头,准备晒成二姑最向往的干白菜,其余的,一部分囤起,一部分未收割,和秋霜分庭抗礼,以获得经霜后的绝美口感。
老宋大爷忙似陀螺,拉土垫平鸡圈、用秸秆为鸡圈做保温层、给花棚按上炉子、给酸菜缸裹上棉被。闲着没事就上山砍柴,柴火垛日益壮大。母姨又亮出拿手绝活,开始她的晒地瓜干大业。勤劳的氛围是宋家庄的常态。
当绿色转移到花棚,茶花们每天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它们任重道远,它们知道肩负的重任,它们清醒自己要用绚丽多彩装点皑皑寒冬。跟着茶花坐蹭车的,是生菜、苦菊、芹菜、香菜,这是宋家庄冬季饭桌上对春天的思念。
碧云天,黄叶地。感受着秋风的凉意,母姨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宋家庄辣白菜制作成功!不那么咸,不那么甜,带着点儿脆,带着点儿发酵的酸,一切刚刚好,甚至颜色都是黄灿灿的。这再次证明了一句话: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双手中拥有无限可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不期而至,穿庭树,成春花。宋家庄的竹子,不失绿色的气节,在雪中巍然挺立,静默成一幅画。这个冬季,依旧有病菌作祟,深居简出也阻挡不住成为“羊”群一员的脚步。
所幸宋家庄人杰地灵,俩老同志安然无恙。我逐一告知所有的家人:特殊时期,大家都离宋家庄远远的,都不准去,保持这块净土,除非俩老同志感染。就这样,小年、大年,宋家庄都活跃在通话和视频里。老宋大爷每天在豆秸中找隐匿的豆荚,剥出来就是小母鸡的美味佳肴。
所幸在“羊”群泛滥之前的一周,我给宋家庄送去了一车的给养,林林总总,应有尽有。当然了,还有一大包的对症药品。我们都有一个信念:静待花开,静待春风又起,静待山河无恙。
在翘首期盼中,正月初五,终于全家人相聚在一起,欣喜欲狂的节奏啊!俩老同志成功躲过一劫,没让身体受损,与我们而言,真是万分地感恩。
宋家庄的茶花依旧俊美,美不胜收。花棚里的绿叶菜,依旧昂头翘尾。一切都是那样的亲切,一切都恍如昨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希望如阳光,照进我们的心田,依旧呼吸在天地间,这就是幸福!
俩老同志也同样激动坏了,他们忙前忙后,一会儿往车上塞这个,一会儿又拿出几袋那个,他们恨不得倾尽宋家庄所有,让我们全都带走,不留一丝遗憾。这种患得患失的感受,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老宋大爷深爱茶花,花棚也是为了茶花能够更好的越冬而建。一大早拉起草帘子,晚上气温骤降,还要烧烧炉子,真可谓对茶花百般呵护。冬季里在花棚忙忙碌碌,显得诗情画意。
春的脚步已渐近渐响,老宋大爷和母姨又开始了剥玉米,乐此不疲。一大仓金色的玉米,最后变成一袋袋金灿灿跳跃的颗粒,玉米骨子也壮观,装了一大堆麻袋,留着它们成为萦绕宋家庄的炊烟。
春来的时候,给母姨换了部手机。她之前的都是捡孩子用过的。这次独立用一部崭新的,也算是人生新体验。老宋大爷和母姨适应着新手机,就像两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
在寻常的日子中,母姨的厨艺必须得大赞特赞。母姨师出无名,全靠个人的悟性和探索。她最擅长的是面食,豆包、馒头、烙饼、面条、饺子、馄饨、肉龙、锅贴、驴打滚、茄盒、韭菜盒子……她都能化腐朽为神奇,自成一派。母姨像个饲养员,在享受身心劳作之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当季节进入三月,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让每个人都变得轻盈,宋家庄的空气中也陡然有了杏花春雨的湿意。老宋大爷迎来了他最喜欢的季节,他在兴致盎然地炫耀自己的茶花。
该怎样形容茶花的美?它盛开在寒冬,“雪几茶花雅,风炉柿叶香”,银装素裹衬托得它越发的光彩夺目。它颜色绮丽,“重来红紫随风雨,犹有野田黄茶花”,它傲骨铮铮,初心不改。
老宋大爷的茶花品种众多,我是数不清有多少盆。它们是老宋大爷一生爱好的见证,让宋家庄的寒冬不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否喜欢真的无足轻重,茶花已经彻彻底底成为宋家庄的符号之一。
于是,茶花在自己的世界里,休憩、喷薄。种子在茶花的世界里,萌发、吐绿。柿子树在茶花倾国倾城的演绎中,稚嫩而懵懂地苏醒。老宋大爷的生活,热闹了起来。
老宋大爷踩着春天的脚步,把每一块土地都弄得平平整整,每天的活儿有计划,逐渐展示出工作量的恢宏。重新整理了仓房,新种了土豆,和春风一起,畅想微雨众卉新的不久的将来。
当第一朵杏花调皮地绽放,如一颗新星点亮了四月的晴空。小巧的花瓣,旖旎的色彩,让无数人的身心为之舒展。宋家庄由此,踏上新的征程。
一直在家里畏惧风寒的二姑,终于破茧而出,来感受宋家庄的桃红柳绿。老宋大爷把白紫两种颜色的玉兰,左右种下,让人越发觉得宋家庄的未来可期。简单小暖棚里的牛心菜,已经肥头大耳。一切,都是春天的模样。
春意阑珊中,宋家庄迎来了挖野菜大军,都是为了圆满那个和荠荠菜的约会。老宋大爷是最好的向导,把大家带到了荠荠菜的大本营。所有的人铲子翻飞,感受满载而归的豪横。母姨热情待客,用头刀韭菜饸子,还有野菜菜饼子给大家补充体力。
一场春雨过后,墒情良好,这就是种花生的最佳时机。全家人全副武装,争分夺秒扣地膜,各个汗流浃背。中国好邻居慷慨相帮,有了机器的参与,速度大大地提高。春天里难度最大的工作,迎刃而解。
老宋大爷和母姨,也不忘在四月的田野采青。他们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尖兵小队,荠荠菜一挖一大桶,菜饼子薄皮大馅,有幸品尝到的人直呼美味。母姨包的野菜馄饨也是异常鲜美,成为无数早晨我满血出发的动力。
回首一年的风云岁月,万千感慨跃然心头。一直很喜欢郑燮的诗:漫扫白云看鸟迹,自锄明月种梅花。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份从容淡然、这份波澜不惊、这份按部就班,是多少人的梦寐以求。
两位老同志,懂得知足,始终怡养心性;懂得删减,生活轻松释然;懂得变通,心境自然温润。祝愿最具烟火气的宋家庄,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