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学校第五届“高效课堂”大讲赛语文组总决赛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盛花时。”五月,一切都是甜的,山河丰盈,暖风微醺,草木繁茂,所有的一切都微笑着向我们奔来。在这个温暖、明媚的季节里,颍川学校第三轮赛课活动如约而至,老师们用一节节生动的课堂向我们展示了颍川人独有的魅力。
崔慧芳老师的这节《中国美食》通过赏美食、说美食、吃美食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美食文化,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切合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一直很热烈。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师的帮助,及与同学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美食文化的兴趣。
杨艳霞老师 执教的《“贝”的故事》让学生在“读–思–议–悟”中理解课文,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运用中加强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古人造字的智慧和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她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宋素娟老师所授的《母鸡》一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耳目一新,教学课件赏心悦目,是令人回味的一节课。 这节课宋老师主要抓住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开始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创设情景,以控诉状的形式,引导学生找证据,抓住关键词,从而表达讨厌母鸡的强烈情感,呈现了一个浅薄,媚俗的母鸡形象。后半部分以表扬信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伟大的鸡母亲形象。 宋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感情等教学环节,将“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课堂最后,由鸡母亲,到老舍母亲以及天下所有母亲,升华到母爱。孩子们、听课老师们的眼中不禁泛起了泪花,孩子们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听课老师则想到自己身为母亲的不易,感情层层深入,最后达到高潮。
徐瑞老师执教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版块清晰,重点突出。开课抓题眼“名扬中外”,整节课紧紧扣住这个词展开。通过展品介绍卡,让学生对《清明上河图》有了整体认识,然后逐层分析了《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介绍《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让学生对古画有了更深更清晰的认识。学法迁移,学以致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清明上河图》画上有各行各业的人物时,注重总结学习方法。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并体会了张择端高超的画技。
赵改萍老师执教的《军神》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在赵老师饱含情感的课堂中,每一个人都被深深地打动了。这种情感的诠释也是语文教学文道结合的重要体现。赵老师的课堂以时代背景为切入点,很好地解决了文中疑问。然后逐渐丰满刘伯承的人物形象:病人——军人——军神。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描述课文内容的录像,完全将学生带入了当年的手术室。最后一首《赞军神》配乐朗读让情感更丰富,从而引出意志坚强的其他人物,让同学们明白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郭怡琳老师执教的《马说》通过让学生以千里马角度来诵读课文,更能融入课文,感受马的悲惨遭遇;通过三个也字的赏析,学生们能够感受作者对马以及食马者不同的态度,最后通过了解韩愈的相关背景,完成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郭小丽老师执教的《以和为贵》,首先从“和”相关的成语入手,引发学生对“和”含义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然后从历史故事着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内容之博大、意蕴之丰富,懂得“以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并通过创作标语加深学生对“和”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通过开展班级讨论活动,制定贴近学生生活的“班级公约”,将学习的与“和”相关的知识引入实践生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指导实生活实践的综合能力。
听课后,评委老师们进行了深入评课,与执教教师就课堂教学进行交流研讨,首先肯定了每个授课老师在课堂方式方法上的独特之处,然后评委老师就他们在课堂中细节的不足和缺失处进行了细致分析。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赛课活动不仅为参赛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也让全体语文老师对高效课堂有了更多的思考。我们相信,每一位老师都能趁着课改的春风,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扬帆远航,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