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游记(外二篇)

简翁
创建于2023-05-19
阅读 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说东道西】


说游记

    

       今年暑假,在无锡光华,从宋女士那里借的一本游记,内容是专门写庐山风景区的,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有一篇是宋女士的大作,好像是写九江桃花源的,写的的确不错。如果说读了她的文,再见过她的人,她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游。

       但是,过了几天,再读读,再想想,似乎缺点什么?

       缺点什么呢?

       回想起我自己,近二十年间,也到过一些名山大川,古都新城。可是,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写一篇游记。我也曾多次萌发写游记的念头,终究还是未提笔,其中缘由我也说不清、道不明。

       再仔细想想,每次外出旅游,哪一次不是去也匆匆,来也匆匆,疲于奔命。例如我第一次去苏州,一天半的时间,游了四、五个公园;第二次去苏州一天时间,逛了四个公园,后去上海一天,逛了一个西郊动物园及半个南京路与外滩。后去蓬莱也只不过两个小时左右。在黄山倒有一天半的时间,但是因大雨又被迫关在旅馆里半天。素不知这种疲于奔命的旅游,心境是如何呢?议论自然是有的,但“在于山水之间”的心境如何呢?我想大家都彼此,游玩后第一句说的便是“累死我了!”然而,我每次旅游回来,坐在桌前,展开信笺,拨开笔,可是那一串游览很模糊,几乎像看不清一个人的面目一样地模糊。

       我爱旅游,却称不起旅游一族。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命运,也是我们这些工薪阶层的命运,即使有上一两次,也是机会中的几回。寻找一种别具一格的心境,谈何容易!

       古代中,游记的名篇枚不胜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小石潭记》、袁枚的《登泰山记》等,他们的游览是否也像我们当今疲于奔命呢?倘若如此,未必能写出这样的千古佳篇。

       因此,写游记,一定要有一种特殊的心境,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千孔一面,缺少个性。如果这样,游记写得巧妙、精细、华丽、浓艳,也不过是一个浓妆艳抹的模托而已!

2001年12月       


生与死

       今天,我听说赵玉美死了;昨天,我又听说老领导杨恩保死了;再向前数一数:徐雷、尹传轼、陆天顺、惠守田,以及我的表叔、我的姻兄、我的父亲……期间,有我的亲人、有我的领导、有我的同事、有我的师长、有我的好友;又年老的、有年轻的,有病故的、有猝死的。

       年岁大的,如我的老太太,年高一百多岁,死了倒是一件该庆贺的事,人称喜丧;久病卧床的,如我的姨母,中风10余年,卧床也10余年,死了,儿女也进了孝心,便也无憾。不如人愿的尤其是青壮年暴病而亡,如我的同学刘运,而立之年,因感冒让医生误诊而猝死;如此之死,最令生者痛心断肠;他们来路一样,去路却各不相同。对于死去的人,活着的人常常会慨叹说: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这全是报应。

       其实,人生在世,光阴倥偬,孰生孰死,孰好孰坏,自有天论。人,一出生,赤条条地来;人,一告别,又赤条条地去。一生,几十年的光阴,恩恩怨怨、坎坎坷坷,死了,都化为灰烬。

       那么,活着的人,应该如何活着?

       我想,也同死一样不尽相同。

2002年03日      



从买《鲁迅全集》说起

       一日,冯女士将一大包裹置放于我的办公桌上,后面尾随几个好奇者上前探看,以为有什么宝贝。旁观者中的王某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套八卷本的《鲁迅全集》,便说:“学校领导人有神经病,有钱无处化。”冯女士解释说:“这是林主任自己买的!”王某又说:“现在只有疯子才读鲁迅的文章。”

       王某的话的确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态,他们一是什么书都不读(除了读几本自己所教的那些书——教科书、参考资料),二是鲁迅的书早已过时了。有时间的话,宁可唱一支卡拉OK、打两圈麻将、走三拍舞步等等,也不会费精劳神地去啃什么鲁迅之类的文章;同时,他们当中有人还可以摆出许多原因,什么无好书可读、什么没有时间读。其实,别人读不读书,与我无关。一个人有一人的活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爱好。我的活法,我的爱好,就是读书、藏书。

       今天,当我抚摸着崭新的充满墨香的《鲁迅全集》,心头感慨万分,买一套《鲁迅全集》是我多年来的夙愿,今日终于遂了自己的心意。

       对于鲁迅和《鲁迅全集》的地位,已用不着我赘言,我读鲁迅和《鲁迅全集》会有多少价值和收获,也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也许是一辈子也说不清楚的事。但是,读任何书都得有一个过程,往往是从不“解”到“不求甚解”,到求有点“解”,再到“求甚解”,即不断积累、循序渐进。

       总之,我以为我买《鲁迅全集》并不是附属风雅,而是追求。

2001年12月      

    

阅读 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