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5月15号,官方通报:
江西失踪的两名5岁双胞胎找到了,可他们却永远停留在了5岁......
初步认定是失足落水身亡。
双胞胎的妈妈泣不成声:“孩子出门只过了半小时,就不见人影了。”
实在令人心痛!
危险!真的离我们的孩子不远!
近段时间,溺水事件频发。
5月1日,龙台3名小孩在一水坑溺亡。
5月1日,广西一家长带4名孩子去水库边,其中3人不幸溺亡。
5月2日,山东一年轻小伙不幸溺亡。
......
5月进入汛期,一起起溺水事件,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请家长接力转发提醒:
不要让孩子单独外出戏水!
不要让孩子结伴到野外游泳!
不要让孩子在水边捡拾物品!
日前,教育部也印发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加强防溺水措施,确保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
请各位家长认真观看这则《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片》,
请所有老师转发这份《防溺水安全教育告家长书》。
提醒大家应珍爱生命,切实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警示一:
千万不要低估水的力量!
1.水“隐形杀手”
水虽然美丽,但同样具有危险性。
隐蔽的暗流、缠人的水草、吃人的旋涡……
所以要时刻保持对水的敬畏之心。
2.防溺水需重视
很多悲剧的发生,都是因为不重视导致的。
部分家长心存侥幸,是孩子发生危机的前兆。
部分孩子玩心太重,不管大人劝导外出戏水。
殊不知,这些举动为溺水事故发生埋下隐患。
3.学游泳莫忘防溺水
会游泳确实能减少溺水的风险。
但即使会游泳也不能掉以轻心。
疲劳、抽筋、水草缠绕等情况也会导致溺水。
防溺水!时刻警惕不放松!
警示二:
这些保命知识要牢记!
1.认识危险水域
野外水域:池塘、河边、湖泊、海边等。
户外水域:泳池、水池、水坑、蓄水池等。
家中水域:浴盆、浴缸、水桶、水缸等。
2.规避危险行为
水边玩耍隐患多,禁止嬉戏打闹。
水下活动有危险,禁止下水游泳。
无大人一起陪同,禁止结伴戏水。
东西掉落到水里,禁止私自捡拾。
3.避开认知误区
第一、溺水者会拼命拍水或大喊?
许多情况下,溺水是毫无声响的。
第二、使用游泳圈可以很好保护孩子?
其实,游泳圈也会变成孩子溺水的凶器。
第三、溺水救援成功率很高?
一个人落入水中后,只需2到5分钟就溺亡。
警示三:
家长的监护就是最好的保护!
1.守好家庭教育主阵地
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反复叮嘱孩子远离危险。
履行未成年监护职责,了解孩子平时的行踪。
履行家校配合职责,共同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
2.家长监管“四知道”
知道孩子每天在哪里、去了哪里。
知道孩子经常和哪些同伴在一起。
知道孩子私自或结伴做了什么事。
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外出返回家中。
3.做好孩子的安全看护
用水时让孩子远离,勿将孩子单独留在水源边。
家中的浴盆、浴缸等用完后,务必要立即清空。
带孩子到海边玩水,一定不要让其离开视线内。
警示四:
游泳安全注意事项看这里!
1.下水游泳前要做准备
端正游泳心态,切记不可掉以轻心。
准备游泳装备,如游泳圈、泳帽等。
做好热身运动,尽量让身体活动开。
2.牢记五大游泳禁忌
忌空腹游泳。
忌饭前饭后游泳。
忌剧烈运动后游泳。
忌在泳池边追逐打闹。
忌在水中和同伴嬉戏。
3.谨记“三留心,两不要”
留心水底下有没有危险的障碍物。
留心身体是否有不适,如有马上上岸。
留心避免与他人发生冲撞,以免发生意外。
不要在水里逗留太久,游泳时间不宜过长。
不要立即吃东西,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
警示五:
溺水的自救和他救方法请收藏!
1.一旦溺水:学会自救
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要挣扎。
自救技巧,冷静回想,实施自救。
观察周边,如有木板,尽力抓取。
呼吸要浅,吸气宜深,等待他救。
2.同伴溺水:正确救援
自身安全永远第一。
严禁下水或手拉手救人。
立即求助大人,拨打“110”报警。
巧用绳子、竹竿、漂浮物等工具施救。
3.自救和他救要“智救”
遇溺水情况,智慧救援最重要。
始终谨记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
采取正确方法脱险,而非慌张失色。
最后,请再次告诫孩子预防溺水“六不准”:
生命只有一次,防“溺”于未然。
最好的预防,是远离危险。
最好的守护,是时刻警惕。
请各位家长务必绷紧安全弦,加强对孩子防溺水安全教育,保持警惕,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让我们行动起来,谨防溺水,保护孩子安全!
宝山二中
202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