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阴阴古城下
楼台绰绰酉河旁
一师一笔一群生
一问一答一堂课
旋转、面积、体积、字母、统计图……
曲曲直直,有起有落
云来卧,风来坐,
花影上墙,课堂染墨香
欣赏之,如沐春风,沁心养神
学习之,受之一二,耐人咀嚼
与数学,结不解情缘
心中有“数”
人亦纯真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提升学生观察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增强感悟明辨是非的能力、发展思考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味数学学科的乐趣和奥秘。
今天是重庆市第十一届小学数学(西师版)优质课决赛第三天,我们聆听了来自七个区县的7堂课例,今天的课堂堂有精彩,课课有亮点。让我们亲历新课标引领之下的基于儿童生活立场的小学数学课堂。
四川省广安市华菳市双河小学陈微老师执教五下《图形的旋转》,这节课,课堂逻辑清晰,老师引导学生去实验、去发现、去探究,切实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抓住旋转的三要素,在一次次的旋转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忠县香山小学的李丹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李老师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有扶有放,把教学的重心落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理解上,注重自学与讲授相结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转化思想的渗透。学生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学的优势,修正和完
来自
江津区鼎山小学的唐静老师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唐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从容优雅的教学节奏让孩子们踏上了愉快的学习之旅。唐老师渗透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运用这样结构化的探究方法,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深度的解析,润物无声地让孩子们理解测量就是测量单位的累加。
武隆区第二实验小学的黄敏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黄老师以马龙和孩子们的年龄差贯穿课堂始终。学生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势,修正原有完善认知,让认知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从而使用字母表示数在心中扎根。
彭水森林希望小学刘晓清执教的《折线统计图》。刘老师以彭水的游客量贯穿课堂,学生主动建构学习过程。教师提供彭水每年游客量的数据,学生入情入景,借助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动手尝试绘制统计图,在对比分析和集体讨论中获得方法,修正完善自己的折线统计图。在此学习过程中,充分给予学生学与思的机会,每个个体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
铜梁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童绍晏老师执教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童老师不断深化数据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和系统的统计分析,读懂统计图上数字、文字、符号等背后的意思。老师在内容和问题情境的设计上有组织有选择,用现实的数据体现统计的价值。既表达复式统计图的独特优势价值,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黔江区民族小学的冉玉琼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冉老师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学生问题为目的,轻松的将圆的特征根植于与学生脑海。
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互动和思维碰撞;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的质疑、解惑和融合统一;老师们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质疑、探究、辩论,必要时的适时介入、及时点拨是我们看到的动人情景,让我们感受到数学课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标之下小学数学课堂的美好前景。
数学十个数字
每个人驾驶一叶小舟
于桃源海洋徜徉
五月,桃源入夏,却又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