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进校园 少年学法“典”亮青春

Rorschach
创建于2023-05-18
阅读 39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5月是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民法典入脑入心,营造全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我校开展了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全体师生学习民法典、宣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维护民法典。

一、国旗下讲话

七年级四班的程欣然同学做演讲,主题是:《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有“典”不一样》。通过解锁《民法典》的年龄密码,告诉我们,每个人从胎儿时期就开始进入民法典的保护和约束之路,民法典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平等、包容地关注着每一个人从孕育到死亡的各项权利。

二、主题班会

七年级各班开展了以“生活中的民法知多少”“共同学习《民法典》”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帮助学生学习了解民法典的内容及其精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法典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教育学生不仅要有尊法守法的意识,更要有学法的主动性,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三、法治专题讲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作为本次专题讲座的主讲人,张营老师讲述了《民法典》的“前世今生”,以《民法典》内容为基础,“权利”为主题,结合发生在学校周边、同学们身边的鲜活案例,通过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同学们讲授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知识,在场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在互动环节上,张老师以“未成年人送出的贵重礼物是否有效?”为例,激发同学们热情,大家纷纷争先发言,表达自己观点,课堂气氛活跃,时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

四、模拟法庭

选取不同学龄段易发多发的典型案例,在司法人员和民警的认真指导下,老师们组织八、九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观摩模拟法庭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体验了多姿多彩的法治教育新形式,也让学生们懂得了法律是维护良好秩序、创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基本行为准则,培养了他们知法、学法、用法的意识。

五、思政第二课堂

在思政课堂上,王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民法典的概况,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自然人规定的4种类型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初中生都在11周岁至15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告知他们只能独立从事纯获利益或者与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从事其他行为要由法定代理人实施或经得法定代理人同意。

“小明救助昏倒的老大爷,用力过度压断了大爷的一根肋骨,需要赔偿吗?”“小明与同学踢足球,不慎打到同学的眼睛,需要赔偿吗?”王昕月老师结合身边发生的“见义勇为免责”“自甘风险”“直播打赏”“高空抛物”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背后的法理知识。把“纸上的法律”变为“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深受启发。

六、主题板报展

六年级同学举办黑板报,七年级同学绘制手抄报,图文并茂呈现民事典型案例,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了解民法典知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学习法律知识可以引导青少年走好人生道路的每一步、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积极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法治宣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权责意识、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做勤奋好学的好学生,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阅读 39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