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转向用以致学
5月16日上午, 赵子苇就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展开培训,赵子苇,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小学,重庆市骨干教师。曾获得多项专业相关奖项。赵老师从人工智能对当前典型行业的替代率预测,人工智能引发的思考,信息技术五次重大变革以及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及优势这几个方面展开讲解。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作为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赵老师在培训中提到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在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拓展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有活力,丰富教学内容。赵老师结合实际情况,介绍多种信息资源,为老师们分享很多宝贵的教学资源,带领老师们进行实际操作,利用多种途径获取有用的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应用到教学当中。
5月16日下午,贵州师范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李艳琴院长基于MPCK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理论与案例分析,从为什么要做MPCK案例,教师专业素养内涵,带领老师实际操作画出属于自己的MPCK集合,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定位,让我们清楚,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MPCK,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将自己的MPCK这样一个集合中交集部分更加的均匀,更加的可视化。而可视化最终的表现在于教学中的成果。
最后,李院长结合数学中具体的实际例子,进行MPCK案例分析。回归义务教育数学课标的内容,要清晰各学段各领域的主题,以及深挖里面的知识,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读懂,读薄,读透,理解。最后能灵活的应用。
5月17号上午,由观山湖区教研员谢皑皑就指向核心素养下的说课进行培训,随后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进行讨论,设计教学过程,由各小组代表交流汇报各组的成果,由谢老师为各小组进行点评。
下午针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由一般代表杨菊老师进行试讲,各位老师针对上课情况做出点评以及提出相应建议。在谢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对这节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老师,更加需要这样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不断成长,在交流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晚上,刘老师带领大家参观贵州师范学院教育史馆。由老师一一进行介绍,教育史馆总共一千多平方米,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古代各个时期教育的发展,为贵州教育做出贡献的古代伟人以及贵州书院的类型,从伟人到书院到形成的地域文化最后到师范教育体系逐步形成,所有的成就都离不开前人的努力,我们更加更改做好这个接力,不断开拓创新。
5月18日上午,前往乐湾国际小学进行示范课听课,由一班代表胡宏老师,二班代表杨菊老师,催永超老师,王刚老师授课,课题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四位老师的同课异构,非常精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中,王刚老师在讲解本节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具体到抽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课堂中学生积极的表达充分提现了孩子们的综合素养,而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我们老师进行一步步的引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课堂中将数学课程标准提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进行了课程优化与提升。
下午,由授课老师一一进行说课,分别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展开,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课堂,课堂中每一个环节为什么这么上,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能力,回归到课堂当中,以什么活动来呈现。同时,也给我们深深上了一课,认真研读课标,最终落实到课堂中。
最后由南明小学校长赵校长对四位老师的授课进行点评与总结。
课堂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慢慢在体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四堂课都看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最后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1.我们的承重墙建好了吗?
2.学生的学习真正的发生了吗?
如何落实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思维结构,能力结构,围绕核心问题探讨,有利于学生思维结构的形成。最后由重庆义老师就怎样上好一堂课进行总结。分别从十个点进行出发进行总结,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进行思考。
晚上由欧阳建新老师主持以小学数学教育教育中的疑问及对策为主题的学员沙龙,首先由欧阳老师介绍贵州师范学院的发展,由于社会的发展,更加重视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由老师们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其余老师进行答疑解惑,大家一起进行探讨,从交流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