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结构

小刀
创建于2023-05-18
阅读 3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图1:上图运用了卯榫结构。这是卢沟桥上的铁榫,铁榫与地面之前有空隙,这样地震时铁榫不会因为震荡而崩裂。有了铁榫,桥面也不会因为地震被崩裂。

图2:斗拱结构也是一种卯榫结构,它下面是柱子,上面是房顶,承接了整个房子的压力,也是整个房子的重心。因为拱与拱之间有空隙,所以地震时房屋才不会印震荡过大而坍塌。

图3:上图是山西大同县善化寺大雄宝殿的房屋结构图。盖这座大殿时,工匠先立了柱子,将设计好的斗拱盖上去,最后拼接上屋顶,这样盖的房子不会因为地震而倒塌。

图4:古建筑中的斗拱结构都是由精准的角度与距离,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此外,斗拱结构也是道家最早的仿生学,它是人类观察动物骨骼与骨骼的拼接形状发明的卯榫结构,而斗拱结构是卯榫的一部分。

图5:上图能更好地观测到古建筑的样式,直观地体现斗拱结构的作用。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中国古建筑能在里氏11级地震模拟情况下保持完好。因为中国古建筑是没有地基的,四根柱子放在地面上,所以也被称作“骑在地坪上的建筑”。

小结:中国古建筑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从新石器时代就有的,是我们不能遗忘的,而现在却面临失传的危险,希望大家能牢记它、学习它、传承它。

阅读 3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