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1ddf0a0.png)
结合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以《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为理论基础,我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详细解读本次活动的宣传重点、内容及形式,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宣传月活动的了解,并对本次活动内容进行详细的部署。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的更好。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1ddf0a0.png)
幼小衔接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幼儿园重点是“养习惯”。
(一)生活习惯培养
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
2.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
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二)行为习惯培养
1.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良好的坐姿显示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也有益处。
2.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打招呼,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交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座,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
3.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特殊的疫情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戴口罩,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发现了及时纠正。
(三)学习习惯培养
1.良好的倾听习惯
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应是孩子所具有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习惯。想要孩子在学业上走的长远,就必须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这是所有好习惯中的基础,重中之重。
2.正确的读写姿势
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宝贝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
(四)让孩子有良好的社交习惯
在学校对同学朋友应该互相尊重,不打架不骂人,乐于帮助同学,放学后不要长时间在外面逗留,警惕跟你搭讪的陌生人,他人给与你的帮助要主动致谢。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1ddf0a0.png)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