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第一次研修课程教师金句案例整理20230514

艺水流连
创建于2023-05-18
阅读 22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持灯的使者

             ——陕西师范大学三年研修行动

                    第一次研修导师金句集锦

               (2023年5月5日-24日)

       学校为我们设计的课程,有理论解读,有实践分享。课堂上,专家云集,激情燃烧,精彩迭出。导师们既有宏阔的视野、精深的理论,学术纯粹,道德优美,又有一线耕耘的深厚学养、真知灼见。此次的研修真可谓顶天立地,好吃有营养。现就课堂上捕捉到导师的一些金句予以整理,借以感受大师风范,思想之光。

       一、首批名师领航班学员、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涂玉霞老师:

       1.教师跳跃式成长的三部曲:构建创新区:拥有高价值的教学主张;获得交响力:建立高品质的研究团队;打破天花板:拥有高效率的生活方式。

       2.在“真问题”上努力,不在“假问题”上费力。

       3.大众关注对错,精英关注利弊,王者关注整体。

       4.《道德经》:“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的意思就是:不要把圣人划为无私的人,也不要划为自私的人。圣人是以道为重的人,这样的人能够成就自己。

       5.新手期需要理性,成长期需要理念,成熟期需要理想。

       6.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

       7.如果你不能简易,不能牢记要事优先,你就会卷入其中,迷失方向。有平和处事心态,很多时候不要过于执念,过于纠结。

       8.今天是大事,明天是小事;今年是大事,明年是故事;今生是大事,来生是传说。

       9.不断地从舒适区跳到挑战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以为是),占95%;知道自己不知道(求知探索),占4%;知道自己知道(探索规律),占0.9%;不知道自己知道(通透彻悟),占0.1%。

       10.宇宙太谦虚,明明什么都有却叫太空。哈哈!

       11.教师写作练的主要是思维,不只是文笔。朴实,不需要修饰;简短,不需要长篇;启迪,不需要深奥。

       12.找到师生可以伟大的地方,然后和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一起行走。

       13.找方法持续积累练习,然后在某天突然被一个概念,一个知识,一种行为方式击中。突然上了不止一个台阶,这就是能力的跃迁,也是成功的稳定步骤了。

        14.曾经的时间塑造了我们现在的样子,现在的时间正在塑造我们未来的样子。

       15.好老师要刻意练习,让自己变得优秀;好老师有独特光芒,让教育变得智慧;好老师能成就他人,让生命变得高远。

       16.真正的投入才是最顶级的养生。

       17.不给自己设限,喜欢尝试,永葆好奇心。

       二、首批名师领航班学员、陕西师大附属小学王林波老师:

       1.静下心来真做事,努力成为“大先生”。

       2.珍惜当下每一个机会,利用三年时间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脉”。

       3.你只看到了别人打到了很多鱼,却没有看到别人织网花了很多时间。

       4.成功玩的是积分制。

       5.成功路上并不拥堵,因为坚持的人不多。事实告诉我们,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连门儿都没有。

       6.黄厚江老师说,一位教师有五十节好课,你就厉害了。所以要从课堂入手,磨练出好课。

       三、首批名师领航班学员、贵州遵义市余庆县实验小学尹侠老师:

       1.手不离书。书,天天要读,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人的精神有饥饿感,要养成随时随地阅读的习惯。

       2.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区别——普通教师只会教书,而你还会研究。

       3.育好每一位学生,上好每节家常课,是教师的天职。

       四、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教育部中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源田老师:

       1.小成于勤,中成于智,大成于德,终成于道。

       2.名师是“哲学王”。

       3.教师以德为业,是以道德为业之人。

       4.名师就是要成长为具有鲜明教育理念、成熟教育模式和教学风格的“大先生”。

       5.教师是教育最大的变量。

       6.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崇山峻岭,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7.从事教育工作,要具备“五个维度”:一是宽度,彰显人文特色;二是力度,体现科研特色;三是温度,具备人文底色;四是高度,呈现专业亮色;五是长度,守住学科本色。

       五、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发言全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我们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大家都知道,现在人工智能也出现了chatGPT,那么这些东西对我们教育肯定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前天,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人口问题也给我们带来挑战。现在少子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城乡之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减少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对我们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遇到这么多挑战,那怎么办?那就是我们要把教育搞好。今年是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表40周年,我们今天在新的时代里再来理解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我觉得有很多新的体会。

       你想想,八三年的时候,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是什么样的背景?当时的背景是:我们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三没有人才。为什么当时我们要改革开放,我们要引进资金,要引进技术,还要引进人才,我们现在有资金了,我们不仅引进资金,我们还可以到国外去投资。我们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四十年来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有很多核心的技术,最近中央一直在强调基础理论的研究,我们基础领域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差距。

       当时小平同志讲三个面向,我们对它的理解还是很浅层的,我觉得面向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现代化了。要面向未来,教育是未来事业,对不对?但是,我觉得他讲的核心思想就是面向什么?就是面向世界的科学技术。当时八十年代,刚才讲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人才。面向现代化,当时我们第一次工业革命都还没有完成,我们都没有现代化。那面向哪儿?现代化在西方,在世界上。所以,我们都要面向世界,也就是面向世界的现代化,面向世界的科学技术。这面向未来的发展什么?未来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仍然是第一生产力,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我们再来理解小平同志这三个面向,我觉得有深刻的理解和深刻的内涵。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这个任重道远。我们教育工作怎么办?大家都知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根本的问题你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这个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应用也需要我们教师提高专业的水平。我们1800多万教师,基础教育教师1600多万。总体上来讲,教师的学历可能都合格了,但是就教师育人的水平上来讲,差距还很大。东西部地区的差别很大,就是一个省里的差别也很大。

       基层老师的水平到底怎么样?我一直在讲,我们教育改革的根本要落实到学校,我们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课堂,所以我经常讲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这两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关于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这个意见,关于高中多样化的意见,关于综合评价的方案,以及现在新的课标等等一系列,必须落实到学校,怎么落实到实践,落实到实践落到哪儿?落实到课堂上,我们的课要把每一节课讲好,教好每一个学生。

       什么叫一堂好课?一堂好课就是有启发学生的思维。当前是创新的世界,要有创新的思维。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不是把现成的教材跟学生念一遍、解释一遍,是要让学生思考。我觉得这次搞学科老师的培养非常重要。我讲课讲到宏观的一般的道理,这根本还是要每一个学科到底怎么讲好,每一堂课怎么讲好,一节课,不是把现成的教材给团队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孔子早就讲了“学而不思则罔”,我一再讲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你这堂课好不好,看你是不是把学生的思维启发了,学生是不是能够思考了?学生不是记住你讲的,而是思考你为什么这么讲,文章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公式为什么是这么引导?

       我听了一堂数学课,讲三角形的面积,这个老师对三角形的面积的基本的概念都没讲清楚,他自己都没弄懂,什么叫高也没讲清楚,所以我觉得像这种,就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你记住了,高乘底除以2是三角形的面积。其实,光这个记住没有用,要有实际的应用。对基本的概念要讲清楚,对本学科的基本的逻辑要讲清楚,现在新课标强调的不是你讲一节课,你要讲整个的一个单元,整个的逻辑体系。整个的逻辑体系还有跟别的学科的关系,这样子,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另外,每一节课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我去听课往往看到老师把聪明的孩子叫过多次。有一次语文课,老师把一个孩子叫了8次,但是坐在我边上那个孩子既不发言也不举手,小组讨论之后也不发言这样的,这老师好像没见到。那么,什么叫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关注。

       我现在特别关心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越是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越让人担忧。昨天晚上,北大的一个心理老师到我家里面去,他搞了一些调查,现在学生的身体健康实在令人担忧,为什么?学习竞争太激烈。这个学习的竞争是反映了社会的竞争,所以我说有些问题并不是我们教育本身问题,是社会的问题在教育的反映,但是我们教育有没有责任呢?我们教育能不能做得更好呢?我们能不能关心到每一个孩子他的心理的变化?所以我就经常讲是教书育人要在细微处,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他的表现是反映他的心理,今天有什么变化?今天和昨天有什么变化?现在这个问题很严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很严重。五六十年代我们也没听说过孩子跳楼的,是不是?这个孩子们跳楼的,现在就出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是社会竞争和压力,另外一个呢,独生子女,培养他们以自我中心,我好不能你好,你好了,我心里就郁闷了,心理就出现了问题。

       所以,学习是不能讲竞争的,要竞争到社会上去竞争不是在学习过程里面。学习的过程是要共同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如果在学习中来讲竞争,只能你好,不能我好,那么怎么能够互相进步?怎么能够互相提高?我们的乒乓球队如果在家里头,只能我打得好,不能你打得好,不能训练,怎么到世界去得冠军呢?我们要竞争,竞争在社会上去竞争,不是在学习过程里竞争。所以,一定要培养好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前信息技术逐渐地影响了我们教育,我觉得我们对信息技术,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还不充分,在生产上应用也有很多了。你看,这个无人机、无人驾驶等等都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上比较滞后,这个也不奇怪。因为我们教育不仅仅是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人,是要培养人的人格,培养人的心理。总书记讲教师是塑造心灵的一个工作,所以不能用机器来代替。但是,每一次生产力的提高都会影响到教育,都会赋能教育的提高。我觉得信息技术大数据也能赋能教育的提高,但是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

       比如说,我们现在做一个PPT,这个做PPT确实是很浅层的一种应用。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要运用这种信息技术来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为每一个孩子。过去我们每个班40个孩子,不可能给每一个孩子设计一个学习的方案。现在有了信息技术,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一个孩子设计个性方案,这样我们才能在不同阶段培养出创新人才。

       我们现在讲培养基础创新人才,其实杰出人才跟创新人才是两个概念,杰出人才是极少数,他们为国家做出贡献,为人类为宇宙做出贡献。有发明有创造,真的很少。但是,创新是人人都应该有的,各行各业都应该是创新的,任何一个职业都应该创新。这创新是大众的,杰出的是少数人,这种基础的人才就是要在大众创新的基础上脱颖而出。我不是从小去拔苗助长,而是大众都要创新,都要有创新思维,让一些聪明的孩子、一些天赋比较好的孩子,得到个性的学习以后逐渐地脱颖而出。特别是创新人才,每一个孩子都要有创新的思想,人工智能也好,大数据也好,还要注意运用它的优势来培养我们全员发展、个性化性发展的人才。

       当然,我觉得运用这个信息技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处理好技术和人文的关系。我们培养人、研究人的根本任务不会变,我们教育观念要转变,我们的教育方法要改变,但是一直研究人的根本任务不能变。所以我们用这个信息技术的时候,有的人说是不是我们黑板就撤掉了?不行,给孩子们留一份黑板,在黑板上画一画、写一写,人跟学生的交流,人跟人的交流那是非常重要,人是不能用机器来培养的,还是要人来交流。

       第二,处理好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关系。我们现在用科学技术,它毕竟是手段。这个手段也是在我们传统教育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我们传统的教育,特别是小学,记忆力比较好,好奇心比较重,我们拥有传统的一些教学方法还是需要的,我们的课还是要讲,不是说不讲。现在讲自学,我们现在讲要把教师的讲转变为学生的学,但是并不等于说学着学着不要教师引导,教师要讲的可以不要,有些传统的我们有效的教育手段还是需要的。

       第三,解决好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我们现在运用这个信息技术,我们引进了很多的虚拟游戏,很直观地来教育学习,远的可以拉到近处来,小的可以变大,大的可以变小。学生可以直观地来理解知识,这个非常好。但是虚拟世界毕竟是虚拟世界,现实世界都很复杂,所以我们还是要把孩子们带向大自然,带向社会,走向社会,让他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亲身体验,主要解释好这相应的关系。总之,我觉得最根本的是学科的培养,我觉得非常重要。我讲不懂每个学科,但是我希望我们老师认真研究我们的课程,研究我们的教材,研究我们的课程中它的大的概念,它的整体的概念,整体的体系,把这个研究透了,然后再研究教书的方法。

       六、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老师:

       1.班级是学生第二个道德社区,只有在教室里才能站出教师的专业尊严。

       2.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体育永远在C位。

       3.班级就是比他家大一点的地方。在班级里照见教师未来。

       4.让孩子把眼泪流在母校。

       5.立人为本,成志于学。成志教育,照耀一生。

       6.构建“班级里的教师领导机制”,即在关键事件中提升文化认同力,在年级团队里提升课程改革力,在班级生活里提升教导力,在课内课后提升数智赋能力。

       七、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百艳老师:

       与学校进行系统对话,构建对话教育;与学科进行透彻对话,把握育人价值;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走进学生心灵;与同侪进行亲密对话,携手科研攻关;与家长进行真诚对话,结成教育同盟;与大先生进行高峰对话,激发学术能量;与经典进行深度对话,涵养儒雅气质;与自然进行审美对话,陶冶净化心灵,与自我进行内省对话,提升认知维度。

       八、全国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工作组黄贵珍秘书长:

       1.名师要做到“三明”:明目标、明起点、明着力点。

       2.名师要有鲜明的教学主张,要不断凝练教育思想。要“要大张旗鼓”的做事。

       九、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郑永和教授:

       1.让孩子有动机地学习,如果没有动机,大学里也会出现“躺平”。刷题当然有效,但我们应该比官个需求更高远。所以先要解决学习动机问题。

       2.写作素养是众多素养中最重要的素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写作素养是其他科学的20倍。

       十、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贺卫东教授:

       1.心理学是哲学的延伸,哲学是心理学之母。

       2.阅读中把知识变成智慧。

       3.整本书阅读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阅读就是对话。

       5.阅读不只是单纯的输入,同时也是输出。只不过方式不一样。阅读中就有建构,就有思考,就有碰撞。

       6.有人说“三维目标”的提法已经过时,其实非也。“过时”是个政治术语,商业术语,而非学术术语。

       7.阅读的高级境界便是反思。

       十一、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老师:

       1.雅言传承文化,经典浸润人生。激昂处还他个激昂,低沉处还他个低沉。

       2.立足语文课程特点,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在教学中学好中国语文,讲好中国故事,这需要教师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把好情感基调。

       3.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语文课程价值的重要主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文以载道语文育人的课程要求,是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

       十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康震教授:

       1.什么是思想主义情怀?就是永远向未来。

       2.毛泽东诗词中的崇高理想和雄伟气魄根源于心中装的是整个民众,在教授毛主席诗词时,教师要在情感上、认知上充分理解,才能让学生也理解。

       十三、陕西汉中中学王建华老师:

       1.名师工作室在组建之初必须有指向于区域教育改革的愿景。

       2.一所学校50岁以上教师的课堂如果能随时向任何人开放,那么这所学校的教研工作就做得非常好。

       哲人说,一滴小小的墨水就能引起数千人的思考。愿这些精彩语句时时滋养我们成长,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生命!

阅读 22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