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笃行“大概念” 惟实励新“长发展”——潍坊市特级教师工作坊培训纪实

刘玉婷
创建于2023-05-18
阅读 328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最是五月烟波翠,轻风拂过艳阳天。为了扎实推进,有效落实"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和大概念教学的联系,找准站位,真正实现教师基于学生本体的教学,实现由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课堂转型,2023年5月17日至18日,潍坊市特级教师工作坊全体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山东省初中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坊大单元教学研讨活动(潍坊站)。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专家讲座、课例展示及专家点评两部分。内容丰富,干货满满,老师们都受益匪浅。

师道远而学无涯,深耕耘且广积粮

  17日下午,特别邀请了北京教育学院顿继安教授为我们做了名为《大概念统摄的单元整体教学》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顿教授主要从“如何理解单元整体教学?”、“为什么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有大概念为统领?”、“如何以大概念为统摄进行单元教学?”三个方面利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对大单元备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享。整个讲座案例详实,分析透彻。

  在讲座中顿教授指出,以学科大概念来统摄和组织教学内容,将更为充分地揭示知识间的纵横关系。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揭示了不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共同之处,使得先前所学的知识对后继所学的知识起到启发(非特殊迁移)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进而生成新知识的能力;对具体的事实、概念进行抽象概括、一般化等思维加工活动,可以形成知识间纵向向上的联系,能够从中获得更有普遍意义的大概念,实现知识的拓展和知识结构的改造;将抽象概括获得的大概念用来指导或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是知识纵向向下联系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

  那如何以大概念为统领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呢?

    第一,要以大概念为视角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单元

    其基本思路如下:首先,立足学科整体高度,从具体内容出发,分析和挖掘具体内容背后的大概念,并以大概念为视角来梳理相关内容,形成有意义关联的结构化的知识整体;

    其次,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梳理大概念的进阶发展,明辨大概念的学习进程及其重要节点;

     再次,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确定大概念的解构程度和单元的大小及形态。

    第二,围绕大概念系统规划进阶式教学目标 

     第三,确定单元教学结构

     第四,实施单元教学评价

  顿教授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储备支撑下,寥寥数语便为老师们勾勒出一幅大单元教学的架构图。随着顿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个完整的、充实的大单元教学蓝图出现在每位教师眼前。

精雕细琢方成器,千锤百炼始成钢

  18日上午是课例研讨,由三位优秀的教师展示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的三节新授课。

  李文琳老师出示的八年级《图形的平移》一课,李老师由生活中的视频引入课堂,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建立起本章的知识结构。

    

  通过招募小小设计师开展任务一:识平移。学生列举生活中平移的例子和自己尝试平移总结平移的定义,然后通过挑战赛评价任务一。

    任务二:探平移,是在网格纸上进行平移,并将对应点连接,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生成新的知识平移的性质。评价任务由学生板书完成,小组长进行批阅。

    在具体问题中“用平移”进行任务三,应用平移的性质,教师出示任务,学生自主完成,估计,学生采用不同的思路进行。最后首尾呼应求出学校劳动基地面积并变式,对平移的知识进一步进行应用。

    李老师的课堂语言生动有亲和力,组织能力很强,对学生的评价及时有效,整节课轻松自如,值得我们学习。

  王海滨主任对本节课进行评价,平移是小学就接触过的,初中进一步探究。学习目标指向核心素养,课堂模式科学规范。应用“三线并行”初探大单元教学,学生多样展示促进评价有效发生。本节课的问题反思,应该更加关注数学的学习过程。

  任玉娇老师出示的是八年级第11章第2节《图形的旋转》一课。课堂首先从现实生活中的旗帜图案出发,用图形变换的眼光对图标探究,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数学世界。

  活动一是对旋转的概念的探究。概念生成由具体情境导入,摇摆的秋千、旋转的风车、钟摆的摆动……寻找共性,归纳旋转的定义,生成概念。从点的旋转、线段的旋转、三角形的旋转,类比平移对旋转的定义进行归纳。

    概念辨析,动中寻“变”,通过演示分析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旋转前后的位置由哪些因素确定,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旋转的要素。

    概念应用,由整体到局部。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找出三角形旋转前后的三组对应点,发散学生的思维。

  活动二通过实验探究,生成旋转的性质。小组合作,动中寻“不变”,通过实际操作和设置问题串的形式,探究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活动三对性质进行应用,学生独立作图,创作图形,尝试作出点、线段、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及时强化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从本节课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不仅通过探究生成了新的知识,更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真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

  王江山主任对本节课进行点评,本节课站在单元整体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迁移,在课堂上建构大概念,本节抓住图形变换的本质特征对课堂进行设计,概念推进中整体感知,分解图形,整体应用,框架清晰。问题解决策略中复杂问题的解决弱化条件,回归本质,动中寻变到动中寻不变,抓住了知识本质。本节课是充满思考和问题的,师生互动精彩,图形的变换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婷婷老师出示的是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3节《图形的对称》这一课,通过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图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对之前平移、轴对称、旋转进行了对比,引导学生找出研究这三种变化路径的相同之处——均是遵循“定义-性质-应用”的思维链研究。

 

  课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环节:把透明纸覆盖在图上,找到定点进行180度旋转。通过观察由学生生成中心对称、成中心对称的概念。

       在性质探究环节,高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将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进行连接,采用先独立探究再小组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出发现的性质,然后指出中心对称的特有性质,并给出证明,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性质探究后,让学生根据性质进行作图——找出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对称中心,多种方法展示,找出最简便的作图方法。

       通过跟踪练习,构造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给出证明,在证明的过程中不仅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进行了复习,还对本节的性质进行了再应用,给出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名称,为下节课做了简单铺垫。

       最后高老师通过图案设计环节,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高新区张倩主任通过意义与价值、课堂设计、教学实施、观看反思对高老师的课进行了详细点评,指出几何之务不在于知其然,而在于知其所以然,不在知其然,而在于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指出数学的教学要落在“点”上,学生的困难点、学生的起点、学生的终点,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路径,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

  笃行以致远,惟实且励新。通过此次学习,潍坊市特级教师工作坊的全体教师对大概念统摄下的整体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我们也将在探索"新课程、新课标、新教学"的路上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阅读 328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