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测量(上)-大四班第七周学习探究活动

大四班副班赵老师
创建于2023-03-24
阅读 9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活动缘起

大班下学期,幼儿的身高差距逐渐明显起来。有的长高了许多,有的则纹丝不动。平常交流幼儿交流中,经常会听到“我比你高”的言语,小朋友会去比一比谁高。在平时的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也喜欢测一测量一量自己拼搭出的武器有多长,遂从兴趣爱好出发,诞生了此活动。

正在比身高的小朋友们

看看我们的超级武器有多长!

测量工具有哪些

就地取材,科学区的卷尺和直尺,建构区的砖块和纸杯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特殊的测量方法

拿一根蜿蜒的绳子为例,怎么样能对它进行测量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迅速开动脑筋,共同总结方法如下:

1、用若干卷尺按照绳子的路径进行排列,并数数用了多少个卷尺(累积法)。

2、把蜿蜒的绳子拉直,再用直尺进行准确的测量(化曲为直法)。

日常教学活动渗透

测量是学前教育重要的学习内容,侧重于自然测量,激发幼儿测量的兴趣,自发地用不同的自然量具进行测量,为幼儿日后的标准化测量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绘本《动物量身高》以及美术《我设计的测量工具》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及艺术创意,逐步加深幼儿对测量的兴趣,发展语言能力与创造力。

观看绘本故事视频《动物量身高》

美术作品《我设计的测量工具》

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孩子们的奇思妙想都在作品中呈现出来。

探索活动:身体上的尺子

数学活动《藏在身体上的“尺子”》正在开展,赵老师抛出了话题:“现代人有便捷的测量工具,古代因为科技没那么发达,所以没有这些工具。那么古代人用什么测量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时候滕箖伟举手站起来说:“用自己来测量。”没想到小朋友如此聪明,于是又马上问到:“那如果古代人用自己的身体部位进行测量,那应该怎么测量呢?”

幼儿讨论

陆鸿喆说:“我可以用腿来测量钢琴🎹。”

杨梓桐说:“我可以用脚🦶来测量地板。”

李毓泽说:“我可以用拳头来测量桌子。”

郭安妮说:“我可以用手指来测量柜子。”

小朋友已经基本懂得了如何用身体尺子进行测量,为了测量更加规范化,赵老师正在普及“一拃”“一步”“一庹”的概念。

一拃:手指用力张开后,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间的距离(一拃相当于五寸)。

一步:步行时,两个脚尖之间的距离(一步相当于三尺)。

一庹:两臂左右平伸,两个中指指尖间的距离(一庹相当于五尺)。

正在认真听课的小朋友们

在集体谈话中,幼儿已经了解到“一拃”“一步”“一度”的概念,孩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量一量记一记了。于是老师分发了“身体上的尺子”测量记录表,要求小朋友用所学的知识分别来测量棍子、桌子、和足球场的宽度。

正在认真进行测量的小朋友们

完成测量记录表
个人偏差

在探究的过程中,聪明的小朋友们发现因为个人手指、手臂、腿部长短不同,得到的测量结果也就不一样。虽然测量结果不一定准确,但是对测量兴趣的种子已经深深地埋在心底的土壤里,等待以后成长的岁月慢慢地发芽,长出枝叶。(END)

我们下周再见👋

阅读 9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