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巷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珍爱生命,远离毒蘑菇——潭市中心幼儿园老街分园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知识宣传

编辑于2024-04-22 阅读750

  春季,雨水较多,是野生蘑菇生长和采摘旺季,也是极易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季节。野生蘑菇种类繁多,一般人难以辨别有毒无毒,有些野生蘑菇毒性极强,一旦中毒,死亡率很高,非常危险。

  一般在市场上,我们看到的主要食用菌品种一般都是可规模化栽培的,主要有:金针菇香菇、杏鲍菇、双抱蘑菇、木耳、平菇、草菇、银耳、茶树菇、鸡腿菇、虫草花、姬松茸、蟹味菇、秀珍菇、白灵菇、滑子菇、鲍鱼菇、猴头菇、猪肚菇、灰树花、灵芝、天麻、获苓、竹荪、羊肚菌等等。

  这些蘑菇已经经过人工的“驯服”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味道也同样鲜美!

  由于野生食用菌自身的稀有性和鲜美滋味,深受广大吃货的喜爱。而大部分野生食用菌无法人工栽培,并且毒蘑菇与野生食用菌有时候宏观特征极其相似,因此在野外混生情况下特别容易混淆。

  而网上相传的关于毒蘑菇鉴别这些所谓的常识并不是很专业,如:

1.鲜艳的有毒,颜色普通的没毒?根据颜色及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大红菇,鸡油菌味道鲜美,颜色鲜艳;鹅膏菌类毒菌大多呈白色或灰色。

2.长在粪便上的有毒,清洁地方的无毒?潮湿地生长的蘑菇有有毒也有没毒的,清洁的松林地也会生长鹅膏菌等有毒菌。

3.蘑菇跟银器一起煮,变黑则有毒,不变色则无毒?蘑毒素不能与银器发生反应。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颜色不鲜艳但同样有毒的蘑菇吧!

  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催吐后应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同时,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肝、肾、心、脑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仍应留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采不买不卖不食野生蘑菇!

       不采不买不卖不食野生蘑菇!

       不采不买不卖不食野生蘑菇!

阅读 75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