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孩子童年的一束光,每一位教师都是追光者,每一次有效的师幼互动都能点亮孩子心中的璀璨星河。
为深入推进片区教研活动,发挥示范园的引领作用,2023年5月16日上午,赣州市保育院经开院区(区二保)与经开区办事处中心幼儿园联合教研在我院举行。
本次活动以“聚焦科探游戏,共研幼儿发展”为主题,通过“察·听·展·评”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主持人陈苏老师向大家揭示今天的研讨话题。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赣州市保育院经开院区(区二保)卢红老师从教研视角,对科学领域的关键经验、材料支持、幼儿表现、策略调整和环境创设等方面剖析,结合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游戏案例,向大家分享她们在科学领域的多元化探索。通过“聚焦问题 ,精准把脉”的教研方式有效地促进科学游戏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办事处中心幼儿园的黄金兰老师认为科探区应是幼儿自我与自主探究学习的活动区域,它能开发幼儿潜能,满足每个幼儿不同的探究需要。黄老师基于对本班孩子的了解创设了丰富的科学环境,提供了多样的科学材料,从而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最后围绕本班案例《颜色变变变》展开述说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引导孩子们亲近科学、喜欢科学,体验科学的乐趣。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听见真实的声音,看见真实的儿童。在区域游戏前,邱常青院长为大家介绍本次幼儿的游戏背景。
执教老师刘丹通过提问的方式唤醒孩子的游戏记忆。游戏开始啦!孩子们按照计划,自主选择,相互合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工作”。
有了前期的设计、操作和体验,科探区的孩子们对联动装置轨道的挑战充满了期待。从图纸到实物,从木条到多米诺,从小球到火车,从分歧到妥协,幼儿通过不断地探索、发现、思考、验证,感知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分享环节,刘丹老师提问:“在区域活动中,有没有你觉得最厉害的地方想和大家分享?”,教师利用游戏中的兴奋点激发孩子们讨论。
“小球顺利通过轨道了吗?”
“为什么小球没有通过轨道?”
教师通过问题链将重点聚焦在轨道的关卡上,并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讨论中,孩子们总结:不同材料搭建的轨道,高度、材质以及摆放位置、间距等因素都会影响玻璃弹珠、小球和圆柱体能否联动击倒多米诺,从而顺利推动火车进站。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游戏分享后,主持人将教师分成五组,紧紧围绕“幼儿有什么倾向表现?师幼互动中有哪些困惑和需求?角色互换,你会如何支持幼儿的游戏?”三个问题进行研讨。在研讨中,老师们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翠谷幼儿园的老师首先肯定了游戏分享间教师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为幼儿营造了想说,敢说,愿意说的交流氛围。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时捕捉到游戏偶发的教育契机。同时,在分享中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应给予及时的肯定与支持。
区一保的老师赞扬刘丹老师能在短时间内将游戏分享聚焦在孩子们的问题上,这源于老师敏锐的观察能力。当游戏中轨道的装置很难推动时,教师可以通过介入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
办事处中心幼儿园的老师针对游戏分享中老师的小结展开分析,互动中孩子们的回答零散,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梳理其要点,将个体经验内化为集体经验。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efa079b.png)
区教研组长张敏院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点评。首先,张敏院长对此次教研给予充分地肯定,教研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促进了幼儿科学核心经验的发展。其次,张敏院长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期望:以“评估指南中的师幼互动”为抓手,教师要关注游戏中的介入时机和方式。当游戏中幼儿出现情绪不佳时,教师要及时倾听幼儿的想法,与幼儿建立情感需求,启发引导幼儿新的游戏探索。教师要认真理解《评估指南》中师幼互动22条-28条,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幼儿的主动探究能力。最后,张敏院长对下一次的联动教研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
本次联动教研的开展,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共同探讨与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们在共研共享中收获专业成长。我们将在区教研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学习,在追求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中,看见儿童、看见自己,与幼儿共成长!
【张敏名师工作室】
主持人:张敏
成 员:张丽华 邝婷婷 廖婧玲 肖芳 陶小燕 陈洁 刘洁琼 刘璟涛
【周春英名师工作室】
主持人:周春英
成员:李峰 杨水香 王怡 文清 钟鸣音 黄奇翠 刘章燕 卢红 罗艳艳